日前,总医院为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紧密结合创建百姓放心医院、“三好一满意”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成立了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 明确各科室主任为本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采取十二项措施 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专项治理。
一是, 院领导组与临床科室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目标责任书,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一票否决指标;
二是,开展抗菌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再培训,参加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远程视频培训,同时邀请专家集中授课,学习抗菌药物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提高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知识水平;
三是,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鼓励医院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抗感染临床药师,对临床科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技术指导,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建立起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四是,准确掌握医院现有抗菌药物的种类、数量、使用率、使用强度以及门诊处方比例等基本情况,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摸底,清退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将抗菌药物范围严格控制在 50 个品种;
五是,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加强科室临床用药,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和特殊用药程序,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一年内不得超过 5 次;
六是,限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 40DDD (每百人每天的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以下;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七是,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严格 对 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症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监控,制定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级标准,根据耐药率对抗菌素及时采取慎用、选用、停用等有效干预措施;
八是,进一步完善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规定 对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的 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30% ;
九是, 严格 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由科教科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证书;
十是,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每月组织对 25% 的具有抗菌药物处 方权 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 10 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公示;
十一是,利用院内宣传专栏、院内药学通讯、健教宣传资料等载体,全方位宣传推广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十二是,建立医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档案,每半年进行总结, 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医师, 视情形依法依规予以警告、限期整改、限制处方权、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处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院将视情形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全面监管和集中整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已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逐步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医院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明显下降,抗菌药物使用日趋规范。
我院十二项举措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发布时间:2011-08-23
发布人:
梁静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