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10年毁掉20万张脸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一则“10年毁掉20万左右张脸”的消息引爆社会: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中国整容整形业兴起的近10年中,平均每年因美容整形毁容毁形的投诉近两万起。
在随后的一年多来,政府加大整顿力度,行业不断规范肃清,相关投诉量明显降低。新近发布的《201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投诉热点再找不到整形美容的身影,甚至包括整形在内的整个医疗服务的投诉量出现了三成多的降幅。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再次启动,但愿千千万万张被毁坏的脸庞,一个个无辜逝去的生命所换来的警钟能够不断长鸣,伴随着整形美容行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繁荣与风险并存
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对排名前25位的国家与地区的整形外科医生和手术进行的调查显示,2009-2010年中国的整形美容手术数量共达340多万例。其中外科手术类180万例,非外科手术160万例。中国整容人数已跃升成为亚洲之首,成为全球第三的整容大国。
记者从国内知名的产业研究机构中投顾问的分析数据中看到,2010年,中国整形美容市场实现产值约达到千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行业年发展速度平均呈40%以上的增长态势,而上游企业的销售更是以每年6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市场的繁荣之下,中国的整形机构水平却是参差不齐,各种社会资本涌入,泥沙俱下,整形手术风险高涨。约两年前,卫生部对11家整形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符合国家标准的整形机构尚不足半数。各地消委会收到的医疗整形美容手术事故投诉率高,行业内医患矛盾比较突出,前文所述中消协曾每年平均收到2万例投诉就是一个例证。
“王贝之死”成为转折点
不过整形业乱象横生的局面在2010年“超女王贝”事件后,开始有所改观,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罗盛康教授向记者表示,现在听到、看到的关于整形的负面报道越来越少,相关投诉也有所减少。
2010年,女孩王贝在一家民营整形医院进行磨骨瘦脸手术中出现意外而死亡,由于王贝曾参加过“超级女声”海选活动,其特殊身份致使该事件备受社会关注,国家卫生部也介入调查,医疗美容行业种种乱象方才引起政府和社会重视。为此当年11月5日,卫生部第一次在医疗卫生系统内就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问题召开专门会议。
按照卫生部的规定,整容属特殊的医疗行业,只有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整形美容医院才能实施整形手术,同时从业者还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证》和整形美容临床专业经验。
民营医疗机构是重灾区
虽说行业乱象已有所改观,但问题依然存在。在本地一些三甲医院,整形外科、皮肤科的医生们常会遇到因整容失败来“返工”、“补救”的患者。罗盛康教授介绍说,这些患者来时轻则伤皮毛,过几天可恢复,重则却已是毁容,患者痛苦不堪。
整形美容科医生李巍指出,目前在整个整形美容行业尤其是民营整形美容业中,技术水平不均衡、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不一,存在不少乱象。这些民营整形医院生意红火很大部分是依靠打广告。翻开当地的都市类报纸,大幅整形广告几乎天天都有,不少广告夸大其词,说医生留学韩国、美国归来,实际上有的是朝鲜族医生,或只是个韩国人,来医院转一圈就号称韩国医生为你整形。
还有是个别民营整形美容医院可以说“唯利是图”,只要能赚钱,敢把病人当“试验品”。像王贝曾经做的下颌角手术具有生命危险,不像割眼皮、隆胸,是一个需要手术、麻醉、术后护理等系统支持的工程,对于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要求很高。李巍还谈到,一些民营整形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医生很少来自正规医学院培养的硕士、博士,不少是“野路子”出身,没有经过严格的执业训练。因为以往整形美容在中国医学领域往往不为人知,属于边缘学科,近年来行业发展迅速,一些医生半路转行,水平参差不齐。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科丁小邦博士认为,整形美容的出现和发展固然是有存在的必要和大量的需求,给了人人都能美丽的权利。但也正因为整形美容是一个朝阳行业,很多人认准了其中的利益,才使无资质行医、违规操作、使用不合格产品层出不穷,为整个行业抹黑。要为整形美容正名,我们需要做的不但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整形、正确整形,还要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消费提醒
小心“微整形”变“强毁容”
变脸没痕迹是爱美人士追求的整形美容终极目标,“微整形”因此越来越热门,其代表就是注射美容。据广东省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整形美容科主任医师罗盛康教授介绍,最近注射美容方式逐渐兴起,打一针就能美容甚至变脸的方式很为大家所接受,比如打玻尿酸、肉毒素注射等等。
一针打出皮肤坏死
打一针,看起来很简单,但按照国家规定,也必须是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来操作。然而不少生活美容院却大肆开展此项目。在罗盛康所接触的因去其他机构注射美容失败前来治疗的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在美容院被“毁容”的。
一位家住广州天河区的王小姐常在自己家小区里的一家美容院里做脸部护理,和老板娘十分熟络,一有新产品、新项目,老板娘都会向其介绍,还可免费或优惠体验。去年,美容院的老板娘据说从香港引进了胶原蛋白注射产品,号称打几针就可以快速让脸部紧致、嫩白起来。因为老板娘推荐,还可以5折优惠,一针400多元。王小姐决定“奢侈”一把,没想打了两次针后,脸部发红变肿,伴有阵阵刺痛感。
像王小姐这样的患者,罗盛康每个月都会遇到十来个,“脸部红肿还算轻症,有人严重的皮肤细胞坏死,鼻子、下巴溃烂”。所以罗盛康特别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要去生活美容院做注射美容,虽然只是注射,但其过程也会存在各种风险。
用伪劣产品替代正货
罗盛康谈到,在美容院注射美容遇到的风险还有使用伪劣产品,如用廉价的非医用的玻尿酸替代价格较贵的医用玻尿酸,这就和早期被曝光的法国PIP公司隆胸材料危害患者健康一样,将工业硅胶替代医用硅胶作为隆胸材料给消费者使用,就因为工业硅胶的成本低很多,但其健康风险却很高。
在广州每年举办的“美容美发化妆用品进出口博览会”上,可以看到各种价位的玻尿酸,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罗盛康表示,非医用的玻尿酸价格也就是几十元,而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正规玻尿酸产品,其价格比非医用的高几十倍,甚至更多。然而普通消费者对此根本无从了解。另外,罗盛康还提及,生活美容机构在进行注射美容时,还有消毒不严格等,导致患者感染、发炎的问题,都需要消费者加强注意。
医疗美容≠生活美容
医疗美容是一种医疗行为,它必须遵守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从事医疗行为机构的要求,以及医疗从业者的要求。而生活美容,是一种非医疗行为,简单点说是一种商业服务行为。因此,如果您有青春痘、色素斑等皮肤问题或者当您有各种需要手术治疗的问题时,比如激光美容治疗、光子嫩肤或者想做双眼皮、隆胸、抽脂等等,建议你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的整形外科或美容外科,千万不要随便在没有任何资质认定的美容院去做。
■美丽陷阱
案例1:缩鼻头变高低鼻
想通过整容改小鼻头,却整得左边鼻梁下陷、左右鼻头一边下陷一边凸起。2010年12月22日,20多岁的小芳(化名)在广州丽×美容公司接受了五项美容项目,包括“自体丰太(丰太阳穴)、鼻头改小、左耳刨切、牛奶麻、瘦脸”等,支付了9210元,丽×美容公司指派其法定代表人李某为小芳进行上述美容。然而,小芳手术后出现左边鼻梁下陷、右边鼻梁凸起等问题。
小芳与丽×美容公司协商未果,于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2011年1月12日,在消费者协会的主持下,阿芳与丽×美容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由丽×美容公司退回9000元。
事后,小芳又发现,丽×美容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美容”,不包含医学美容。经查,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越秀分局曾于2011年1月20日向丽×美容公司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认为该公司未经变更登记擅自从事医学美容,责令立即停止相关经营活动。
据此,小芳于2011年4月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丽×美容公司退还医疗费、赔偿后续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精神损失费共计2.9万余元。近日,20多岁的阿芳以损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为由起诉至法院,最终获赔10300元。
案例2:女高管美容院打针成面瘫
42岁的沈女士是武汉一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近年来一直为不断增加的皱纹所困扰。经朋友介绍,她在上海一家美容院打了一种“返老还童针”。注射后不久,抬头纹、鱼尾纹等虽然明显减少,但嘴巴渐渐歪到一边,且越来越严重。近半个月来,口水竟开始不自觉地从嘴角流出,心急如焚的她连忙到协和医院就诊。
经诊断,沈女士注射的所谓“返老还童针”实际是一种肉毒素。由于当时注射的部位不准确,且注射剂量过高,已引起局部神经麻痹,从而出现了药物性面瘫,目前并无很好的方法解决,只能等待自行缓慢恢复。
据专家介绍,注射美容近年来受到青睐,但因材料本身的局限性,排斥、过敏等反应难以避免,而操作不当很容易出现移位及其他部位的伤害等。
明明说是几十元按摩胸部3次,最后不得不交了上千元的产品费、按摩费才走人;没有中文说明的产品被当成高档货卖给消费者;按摩技师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随意夸大产品效果;办了卡美容院却神秘失踪……面对美容院的种种陷阱,不少读者都曾反映“被美丽”、“被消费”。
案例3:花费19万,胸部却没动静
广州市民黎小姐自称被美容院推出的“花之秘语《免费护理体验券》”所误导,两个月花费19万元,胸部却毫无起色。
黎小姐说,店员请她免费体验丰胸效果,称可以使黎小姐“两乳房两边大小一样对称,丰满挺拔,胸型完美”,且能“让胸部第二次发育,达到穿文胸D杯的效果”。黎小姐花几千块办了一张“疏通卡”。之后两个月的时间里,她在店员的推销下又办理了多张护理卡。在做了70次护理之后,黎小姐已经花费194550元,但自己两乳房仍下垂如旧,根本毫无效果。在协商退款无果后,黎小姐将该美容院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