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专家提醒】春夏之交谨防食物中毒

  春夏之交,气温回暖,雨水增多,空气潮湿,致病微生物生长进入了活跃期,食物易腐坏变质,尤其食物制作、储存不当极易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加上气温升高,人们大量饮水,胃酸浓度被冲稀,人体第一道天然屏障遭受破坏,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危险性加大。疾控专家温馨提示,春夏之交谨防食物中毒。

  湖南省长沙市疾控中心食品与饮水安全科科长、副主任医师龙建勋介绍,低温可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和产生毒素,因此冷藏是保存食物最有效的方法,也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主要的措施,一般冷藏温度<10℃。熟食品在冷藏期间,将各种食物单独分开装起来,做到避光、断氧及不再受污染,冷藏效果最好。加工后的熟肉制品要尽快降温,放阴凉通风处。尽量不要在路边小摊购买肉制品。以往的夏季食物中毒事件分析表明,肉制品诱发的食物中毒案例较多。路边小摊卫生条件差,肉制品沾染细菌的机会更大,而且散装肉制品大多没有冷藏设备,保质保鲜时间短,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天气炎热,人们喜欢吃凉拌菜,这类菜肴由于制作工艺的特殊性,往往难以做到充分加热、彻底消毒杀菌,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必须十分注意卫生。疾控中心专家提醒,不要使用腐烂、变质、发霉或有农药、化肥残留及有毒的原料,制作前应将原料清洗干净;加工制作工具刀、板、碗、盘最好专用,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制作人员应注意个人卫生,制作前清洗双手,避开手上有伤口期。凉拌菜存放时间不宜过长,要现吃现做。如需存放,一定要冷藏,再次食用前充分加热。热菜一定要煮熟蒸透。尤其海鲜、肉类、鸡蛋等可能携带食源性致病菌的高危食物以及豆角、茄子等易残留有毒化学物质的蔬菜。毋庸讳言,有一些菜确实是七八成熟时味道最好,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饭菜在被煮熟蒸透后才能杀灭致病菌、去除食物本身含有有害化学物质以及降低原有的农药、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含量,才能真正成为可入口的食物。
    
  专家提醒,切忌过度食用冷饮或者热食后立即冷食。有些人在激烈运动后,毫无顾忌地畅饮冷藏汽水,还有人喜爱吃大量的雪糕、冰激凌,也有人习惯在吃饭后马上接着吃西瓜等降温冷食,这些行为都极有可能因冷热不均刺激肠胃,进而引发拉肚子、胃痛等症状。另外,霉变的食物绝不能食用。特别是发芽的马铃薯、霉变的甘蔗、花生等。蔬菜食用前,应用清水充分清洗,再将其浸泡20至30分钟,或用专用的洗涤剂清洗,有效清除残留农药。
 
  龙建勋介绍,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有四条简单标准便于大家初步判断:一、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相同症状(如腹痛、上吐、下泄等消化道症状)的病人;二、有共同的进食史(吃了同一顿饭中的某个菜或某几个菜);三、不吃这种食物没有发病;四、停止食用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
 
  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情况严重者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妥善保存可疑食品或病人排泄物及相关票据,以备有关部门及时查明中毒原因,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