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发布时间:2012-05-08
发布人:
卫生部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今年是国际护士节100周年。护理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护理事业发展,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随着深化医改不断推进,护理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和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护士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护士队伍数量增长迅速。根据2011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为224.4万人,比2005年增长了89.4万,增长了66%,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36%。我国每千人口护士数从2005年的1.06提高到了1.66,是我国历史上护士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二是医院医护比例倒置得到扭转。医院医护比例由2005年的1:0.97提高到2011年的1:1.25,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医护比达到1:1.42,二级医院达到1:1.21,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得到扭转。三是护士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51.3%,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8%,与2005年相比,大专及以上护士的比例提高近20个百分点。四是专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通过大力开展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等领域的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加快专科护理骨干培养,护士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迄今我国已有62名护士荣获南丁格尔奖章。
二、临床护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护理服务理念逐步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对临床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临床护理工作不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障患者安全和诊疗效果,满足患者身心健康需求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发展的方向。二是护理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各级各类医院积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将原来以处理医嘱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注重人文关怀为核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三是护理工作内涵日益丰富。护士更加注重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全面履行对患者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职责。许多医院还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积极开展优质护理,对出院患者开展定期随访和延伸服务。四是护理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和高新技术在临床诊疗工作中的运用,临床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显著提高,护士在急危重症、疑难重症患者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护理服务领域日益拓展
一是医院将护理服务不断延伸。很多医院加强对患者出院后的回访和随访,在患者出院回到社区后,通过开展初期筛查、建立档案、定期随访、康复指导等工作,为患者提供专业、及时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有效地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回归。二是社区护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区护士在家庭医生团队中,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作用,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咨询、康复护理和慢病管理等服务,为居民提供更加专业、方便、可及的医疗护理服务。三是进一步加强护理型医疗机构的建设。为了合理分流大医院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患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卫生部颁布实施《护理院基本标准(2011版)》,要求各地加强护理院的建设和规范管理,在老年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领域发挥作用。
当前,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改革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为核心内涵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推进。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82%的二级医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明显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得到患者和社会的普遍认可。今年年初,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对2012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提出具体要求。同时,为树立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在各地完成检查评价、考核推荐和社会公示的基础上,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在全国确定了123个病房为“全国第一批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并在“5.12”国际护士节纪念会议上予以表扬。
2011年底,卫生部颁布实施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到2015年,实现四个方面的工作目标:一是建设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护士队伍,争取到2015年,全国护士队伍数量达到286万,大专以上护士比例超过60%;二是全国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高护理质量;三是建立公立医院护理管理制度框架,完善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现护理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和精细化,稳定和发展临床护士队伍;四是扩大护理服务领域,探索建立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加快护理产业发展,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十二五”期间,卫生部将紧紧围绕规划要求,突出重点、强化落实、统筹推进,促进护理事业适应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背景资料:南丁格尔和国际护士节简介
一、南丁格尔
英国护士弗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是近代护理的创始人。她出身于富有之家,不顾家庭和社会的非议,选择了为之献身的护理事业。在1854-1856年,英、法、土耳其和帝俄交战时期,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来到克里米亚英军战伤医院护理伤病员。她竭尽全力改善医院的后勤管理、病员营养和环境卫生。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使伤员死亡率由50%以上下降到2.2%。她因此名震全英,获得英政府及人民的赞誉和大量捐款。南丁格尔慈祥可亲,以高度的责任感夜以继日地照料伤病员。每晚,当她手提油灯巡视伤病员时,身影所到之处,士兵们都亲吻她的身影来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并称呼她为“提灯女神”。
南丁格尔毕生致力于护理事业,强调护理工作是一门专业,必须由受过专门训练、品德优良的专业人员从事,对护理工作的超越时代的远见至今仍具有深远影响。她在护理学科的建立和护理专业形成过程中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主要包括:
一是提出了科学的护理理论。南丁格尔一生撰写了大量报告和论著,最著名的是《护理札记》,阐述了护理工作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原理,详细论述了对病人的观察及精神、卫生、饮食对病人的影响。该书被称为护理工作的经典著作。
二是创办了第一所护士学校。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南丁格尔护士学校,以传授科学的护理专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为主,培养了一批新型护士,使护理由学徒式教导成为正式的学校教育,为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医院办护士学校的产生开启了护理教育历史发展的新阶段。直至20世纪50年代,院办护校一直是世界各国培养正规护士的主要途径。
三是创立了护理管理的典范。南丁格尔在克什米亚战争中所做的大量工作中,更多的是管理工作。她努力推进的从病房基本建设到医院规章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医疗护理技术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效果,这些都成为护理管理的典范。在她的代表作之一《医院札记》中,还对医院建筑、管理和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改进意见。
四是开创公共卫生护理和家庭护理。南丁格尔对家庭访视、环境卫生、生命统计等方面均有论述,并支持护士开展这方面工作。瑞士银行家邓南在她的影响下,于1864年在日内瓦成立国际红十字会,救治当时欧洲战场上的伤病士兵。
二、南丁格尔奖和国际护士节
1907年,英国女王颁发敕令,授予南丁格尔功绩勋章,使她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个接受这一最高荣誉的女性。她逝世后,为了表示对她的崇敬与敬仰,国际护士会于1912年将她的生日5月12日作为国际护士节。同时,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业绩和弘扬南丁格尔的人道主义精神,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举行第9届大会时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我国自1983年开始参加南丁格尔奖评选活动。1983年,我国护士王琇瑛获得第二十九届南丁格尔奖章,迄今为止,我国已有62名护士荣获南丁格尔奖章,她们为中国护理界赢得了殊荣。自1983年我国参加国际南丁格尔奖评选之后,国家领导人都亲自接见每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并为获奖者颁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已连续为五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颁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护士的肯定和褒奖,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护士立足岗位、不断进取、无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