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碘缺乏病防治三大认识误区待消除

  部分民众对碘缺乏病存在误解,已成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面临的挑战之一。5月15日是我国第1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当天,卫生部、国家发改委等13个部委在福建省莆田市举行宣传活动。中国疾控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孙殿军、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陈祖培教授等专家就民众最常见的3个认识误区进行了解答。

  误区一

  碘缺乏病只发生在农村,城市人不缺碘

  1995年,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济南、郑州、合肥、福州、西安、武汉等10个大城市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5个城市儿童尿碘中位数低于100微克/升,最低仅为57.0微克/升,处于碘营养不足水平;7个城市儿童的甲状腺肿大率在5%以上。

  2009年,辽宁、福建、浙江、上海等4个沿海省(市)开展了居民碘营养状况调查,上海地区孕妇尿碘水平低于150微克/升人群的比例占55.4%,表明生活水平较好的城市同样存在人群碘营养不足的问题。

  误区二

  沿海居民食用海产品较多,不用吃碘盐

  2009年,卫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海带、紫菜、海鱼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居民膳食碘摄入来源于这类食物所占的比例相应很低。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 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 (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以保证碘摄入,进一步降低碘缺乏风险。

  误区三

  甲亢病人增多是因为食用碘盐

  近年来,有些临床医生反映,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患者有增多的现象,实际上这并不意味着其发病率升高。随着人们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定期体检的人越来越多,某些疾病的患者检出量增多,但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发病率升高。此外,甲亢的发病原因,目前认为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以及精神因素有关。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离婚率上升和下岗等所致精神焦虑,亦是诱发甲亢的因素。

  正常食用碘盐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只是已经患有甲状腺疾病的人应该避免食用(或少食用)碘盐及其他富碘食物、药物(如海带、紫菜、碘造影剂、胺碘酮)。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