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脊柱肿瘤手术 创新提升疗效

  手术难度大

  制约脊柱肿瘤疗效    

  评价一个医院骨科水平的高低,往往要看其脊柱手术的开展情况,脊柱手术对于骨科医生的考验可见一斑。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科的脊柱常规创伤和退变性疾病手术技术日趋成熟,但脊柱肿瘤的外科技术研究尚与国际同行有差距。

  脊柱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研究表明,外科手术切除的彻底性直接关系到脊柱肿瘤局部复发率和患者的生存期。由于脊柱脊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其手术难度及风险远大于脊柱创伤、退变性疾病和四肢骨肿瘤,成为影响疗效的瓶颈。

  高难度和高风险也常使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感到底气不足,手术做到一半就中途放弃者并不鲜见,这也是造成原发性肿瘤局部复发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看到肿瘤病灶压迫脊髓神经,病人逐渐瘫痪、衰竭、死亡,从14年前开始我们决定啃啃这块“硬骨头”。

  多项技术创新

  肿瘤切除率攀升至95%    

  近14年来,我们课题组共开展不同节段脊柱肿瘤手术2300余例次,系统探讨了各节段脊柱肿瘤最佳手术入路、切除技术、重建方式,并进行了相关基础研究;探讨了各类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预后以及相关辅助治疗在脊柱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脊柱肿瘤外科治疗技术,将肿瘤切除率由原来的40%逐步提高到95%。

  我们在国际上首创了乳突下-颌下侧方入路行寰椎侧块肿瘤切除技术。以往对于寰椎侧块肿瘤通常采用经口腔入路,该入路由于显露病灶部位深在,不仅肿瘤难以切除,还容易导致椎动脉损伤、神经损伤以及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经过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乳突下-颌下侧方入路,此入路便于保护患侧椎动脉,有利于寰椎侧块肿瘤的彻底切除,经临床应用证实具有更好的手术效果。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对比分析,课题组还提出了颈胸段肿瘤新的分类方法——颈胸角分型,根据这一分型可指导颈胸段脊柱肿瘤外科治疗策略选择。上述创新性研究发表在《Spine》、《Neurosurgery》、《Neurosurgery Spine》等脊柱外科顶级杂志上,得到了国际脊柱肿瘤知名专家的认可。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保留双侧椎动脉前提下的颈椎骨肿瘤全脊椎切除技术;探讨了后路经寰枕关节螺钉固定的应用解剖学,提出置钉的最佳角度及安全范围;探讨了儿童及青少年脊柱肿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策略;并获得“T”型上颈椎前路钉板内固定装置等四项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术后随访良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平均约10%,略低于国外同期水平,良性侵袭性或低度恶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平均约25%,复发率和5年生存率与国外同期水平相近。如今成果已在全国100余家大中型医院推广应用,我科成为国内最大的脊柱肿瘤外科中心。

  未来努力方向

  深入探索发病机制    

  经过团队的多年努力,我们的脊柱肿瘤外科技术与国外已经同步,有些方面甚至超过国外,但面对脊柱肿瘤我们仍有不少难题需要攻克。由于脊柱脊髓本身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如何权衡脊髓神经功能与肿瘤切除彻底性的关系、进一步降低脊柱肿瘤的复发率,仍然是我们今后研究的课题。这包括外科技术的优化,综合治疗的合理衔接,与高水平生命科学院基础领域的合作攻关,阐明脊柱肿瘤发生复发及转移机制,寻找生物标记物和治疗新的靶点等。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脊柱肿瘤治疗的总体疗效。

  目前,新一轮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已经开始,我们团队深感任重道远,希望能为脊柱肿瘤患者带来更理想的预后。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