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家国情怀推医改 三年实践聚共识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遇千难万阻,但由于推行者的家国情怀,全社会的理解支持,这一涉及13亿人民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在三年的实践中终于凝聚成共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制度优势”催生“阶段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走过农村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风风雨雨,却迟迟没能走出医改的困境。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当时曾一度认为医疗卫生事业能够通过市场化来解决,因而对卫生事业投入相对不足。直到2003年,我国有医保的人仍只占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民和没有医保的居民,只能“小病拖、大病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普遍。
  医疗事业的属性问题从2006年开始得到各方关注,最终明确“在基本医疗上必须由政府主导,强调其公共产品的属性”。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医改坚持群众利益至上,贯彻群众路线。这样的方向和路径,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取向,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
  短短三年,中国织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药补医机制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破除;各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累计覆盖近2亿人群;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
  2003年艰难起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进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已如利刃划竹般顺利,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同步推进和完善的,还有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截至去年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保人数超过13亿,覆盖率均超过95%。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说,“医改刚起步时,我们这些参与者、推动者,是决心大于信心、勇气大于底气。现在,信心和底气都增加了。”尤为重要的是,实践证明医改的基本方向、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路径是可行的,这比成效更为重要。
“民生至上”成就“德政口碑”
  三年医改,重点在基层,成效也凸显在基层。
  湘西的大山、贵州的苗岭、云南的傣寨、青海的藏区……在这些偏远地区,孙志刚一次又一次被基层群众和患者感动:“我到湘西农村,农民提起医改,不断喊‘共产党万岁’;我到贵州云南的一些地方,那里的老百姓拉着手不让走,虽然话语不多,但那是发自内心的感谢。”
  陈竺表示,医改获得初步成效,得益于我国政府“民生至上”的执政理念。此轮医改重点在农村,随着保障制度的完善、筹资水平的提升,医改开始将一些重大疾病纳入大病保障。陈竺说:“目前有8个大病种包括宫颈癌、尿毒症等,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开,仅去年就有20多万患者获得补偿。”曾担任此轮医改方案起草组副组长的张茅表示,当初设计方案时,就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医改的主要内容,坚持从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出发。如今,13亿人被纳入医疗保障系统,大部分农民不再“小病拖大病扛”。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医师焦峥说,2007年前病房收治的多是医保病人,农村来的病人很少。现在,消化科的病床数翻番,每天50多名病人中,大部分是参加新农合的病人。
  让陈竺津津乐道的是,反映国家整体健康水平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改善,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明显降低,而且反映城乡差距的两条曲线趋向合拢。因为医改方案安排了中西部孕产妇免费分娩的政策,使我国的住院分娩率超过96%。
走过风雨,彩虹在前
  聚焦医患关系的电视剧《心术》之所以能够持续热播,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社会对医改的关注程度。张茅曾两次约见《心术》作者六六,鼓励她客观地展现医患矛盾,真实地展示各种冲突。“只有直面问题和矛盾,才会找到化解的办法。”张茅说。
  “三年医改一路走来很不容易,遇到很多非议和阻力。”孙志刚感慨地说,现在取得的成绩让越来越多的人达成共识,那就是“方向正确、路径清晰、效果明显”。实地考察过中国医改成效的各国同行,对中国医改都给予肯定评价。法国专家介绍本国情况时,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就是“与中国医改同行”。三年医改实践,还在基层实现了医患关系的改善。上海市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团队队长严正,长期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陆续有51位老人将家里的大门钥匙交给严正。这不仅方便了严正更好地照顾老人,更是对一位社区医生的绝对信任。说起公立医院改革,张茅表示,当前要抓紧把试点城市的改革经验总结推广,2015年全面推开,让公立医院改革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医改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形成合力。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尹力表示,十二五期间,药品电子监管的实施范围将从基本药物扩大到所有药品,充分发挥电子监管在打击假劣药品、追溯和召回问题药品方面的作用,全力维护群众身体健康。
  医改是长征,“三年”结束了,医改还在继续。面对成绩不沾沾自喜,面对困难不妄自菲薄,进入深水区的中国医改,已然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底气。中国医改,风雨走过,挑战仍在,彩虹在前。(来源:新华社北京8月2日电)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