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模式:政府主导是成功的前提
作为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立和推行的亲历者,在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张勘研究员看来,在全市范围内“齐步走”走过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也是医改实施以来,上海市推进最快、最好、显示度最高的医改新政,在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学位制度衔接等方面取得突破,“在全市层面的公共平台上,统一招录、统一培训标准、统一考核,实现了医学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均一性”。
“政府主导是前提”。张勘说,上海市能够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行住院医师规培制度,最关键的是建立了政府主导的运行机制,在管理上明确了政府、培训医院和社会团体的不同职责,从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分别建立完善了组织管理体系,如在决策层建立了由市相关委、办、局共同参与的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会议。
3年多来,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数量稳步上升,每年招录数量从1800余名上升至2012年的2200余名,其中本科生比例从最初的28%增加到现在的40%。张勘说,“培训招录计划与行业需求相匹配”是上海在推行规培制度中的一大亮点, “既要满足全市各级医院对临床医师的需求,也要使住院医师培训后的工作岗位得到相应保证”。
在支撑保障体系上,上海卫生也“动了脑筋,下足功夫”。除了在培训经费上,通过制度设计,由市财政、培训医院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培训费用外,最重要的是在“人事管理上有所突破”,实现了以“行业社会人”为特征的一体化人事管理模式:培训学员与培训基地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培训期间计算工龄,与医院正式员工同工同酬,并依法参加并享有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工伤、公积金等社会保障。培训结束后合同自然终止,培训对象二次自主择业。
另外,住院医师培训和临床专业学位衔接工作取得突破也是上海规培工作的一大特色。据了解,2012年,上海教育行政部门专门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下达了500个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名额的单列增量计划。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走过3年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已渐趋成熟,下一步,上海市计划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利用上海优势医学教育资源为全国其他地区培养住院医师,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由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与各基地医院签订委托培训协议,各培训基地与培训对象签订培训协议。
此外,为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衔接,建立完整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上海市近期即将在全市统一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推动建立完整规范的“5+3+X”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训对象主要是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已落实就业单位的医师。”张勘透露,上海即将启动的专科医师培训主要针对“单位人”,培训期间人员的福利保障由委派单位及培训医院共同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