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刺激性话语,社会戾气会少一大半
从摔死孩子的残暴之举,到网络上满天飞的“人渣败类”,引发了舆论对社会戾气的思考。在网上,很多人似乎是一点就着,甚至不点就着。针对北京大兴那起残暴的摔死孩子一案,一个朋友弱弱地问:恶人摔孩子令人恨!但我也很想知道孩子妈当时和那人说了什么,给孩子带来如此厄运?我跟朋友说:遇到一个浑身戾气的疯子,即使平和地讲理,也会遭遇没来由的暴力。
那么,弥漫于社会之中让人目瞪口呆的戾气来自哪里呢?来自巨大的贫富差距所累积的愤怒,来自人际隔膜制造的情绪,也来自个人情绪。有一种戾气的源头不容忽视,就是话语——挑逗性、挑衅性、刺激性的话语,也是渲染情绪和诱导冲突的重要源头。如果在话语上能多些文明和理性的规训,互联网上的戾气能少一大半。
举个前段时间引发舆论哗然的案例。有媒体报道,泉州市儿童医院一新生婴儿疑被保温箱烤死,有图有真相——传统媒体还相对谨慎,用的是“疑被保温箱烤死”,而互联网上就毫无节制,直接是网曝福建泉州“新生婴儿放保温箱,温度太高被活活烤死”,而且,微博中贴出女婴皮肉开裂的后背照片。一句刺激性的、让人心惊肉跳的“被活活烤死”,迅速将网民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卷起了一场指向当事医院的网络暴力,汹涌的舆情和腾腾的杀气被“烤死”所激发。
可事实并非如此。专业的第三方机构的调查显示,婴儿死亡根本与“烤死”毫无关系。医疗记录显示,患儿细菌感染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检测,均高于正常水平。后来认定为因感染致死,排除患儿由保温箱烫伤致死的可能。无论是网民还是媒体,如果对自己不懂的医学专业知识多一些敬畏,少一些想当然,不用“烤死”这类刺激性话语,何至于挑起那么浓重的戾气并演化成汹涌的网络暴力?
当然,如果不用“烤死”这个词,新闻就不会这么吸引眼球,关注者就没那么多。我注意到,甚至在查清事实后,媒体用的还是“婴儿疑被保温箱烤死续”之类的描述。慎用文字是媒体责任感的体现,不同的描述,会引导不同的思考和情绪,为何不换用冷静、客观、理性的描述,而非要用“婴儿疑被保温箱烤死续”的刺激性话语,去挑动人心中的愤怒?
医患的冲突越来越敏感,越是敏感,越需要慎用话语去刺激双方的戾气。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护士ICU内扇女童耳光——显然,这个“扇”字也充满了刺激性,一下子就把公众对医院的愤怒挑动起来了。可最后的调查表明,又是舆论的一次情绪乌龙。护士拍打小女孩是全麻后查看病人意识的常用方法,网上“扇耳光的视频”也有被加速和剪辑的痕迹,很正常的拍打被加快播放速度后,变成了“扇”。互相为敌的医患关系,很多都源于这种刺激性的描述。其结果,是让戾气蔓延,让医患关系进一步被撕裂和伤害。
消除社会戾气,需要在话语上来一次自发的“卫生运动”。学者朱大可近来在《互联网广场的话语卫生》一文中说:在以微博为主体的互联网广场上,大学教授和娱乐圈搞笑明星,以脏词跟网民对骂,直接把炸弹扔进茅坑,激起大面积污染。这是一种精英和网民共同营造的秽语狂欢,而微博主管机构对此含笑不语。勤奋的“小秘书”只删除有“不适宜对外公开”的段子,却长期放纵毒化互联网生态的污言秽语。确实,社会戾气很多都源于这些不卫生的话语。
当然不只是污言秽语,还有刺激性描述。网民和媒体为了提高点击率和关注度,而在大众传播环境中渲染和消费暴力。比如当年小悦悦案后,一些无耻的电视媒体不断滚动播放小悦悦被碾压的镜头,貌似在提起社会对小悦悦命运的关注,实际上是在消费血腥。这种血肉模糊的直播,将在人心中制造多少戾气!
媒体还习惯用耸人听闻的语言,仿佛不夸张一点就不是新闻了,而夸张的过程就是传播戾气的过程。尤其在一些本就很脆弱和敏感的关系中,像官民、医患、贫富等,尽可能去还原真相和客观描述,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夸大其辞,将冲突描述为“群殴”,将推搡描述为“砸抢”,这些字眼容易让哄客和愤青兴奋。弥漫的戾气中,人人都难免成为无辜的受害者,消除戾气,首先要营造无戾气的大众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