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版基本药物指南处方集新在哪

  今年3月,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正式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随即启动了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的编写工作。参与相关编写工作的专家对新版指南和处方集的特点进行了解读。

  可供各级医院使用但以基层为主

  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适用范围扩展至各级医疗机构,但不同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同。基本药物覆盖了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新版临床应用指南仍以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为切入点,主要用于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临床规范合理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同时,也指导其他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基本药物。

  专家介绍,根据基层的实际情况,新版指南内容有了相关调整,如在诊断要点中提出适当增加基层可以开展的辅助检查内容,如B超、心电图检查等;在部分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中,还对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补充说明,以使治疗方案进一步细化、明确。

  虽然指南主要依据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列药品,但专家表示,考虑到个别疾病临床治疗的复杂性,如需要非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联合应用、非基本药物是临床推荐的首选药物或者为了编写的完整性,也将其编写在内。

  更加注重循证医学证据

  新版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更加注重治疗方案的标准化,强化循证理念。专家介绍,处方集中所涉及的基本药物剂型严格控制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规定的剂型范围内,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较规范的说明书。

  根据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变化,新版处方集在总论中增加了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强调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添加修订【药理作用】内容,统一新增【药代动力学】一栏;【用法用量】一栏中,对于缺少的用法用量,如小儿(新生儿)或特殊疾病的用法等内容进行补充,以指导在必要时调整剂量。

  此外,处方集还吸纳了最新医学进展和大样本循证医学研究结论。

  客观准确反映药物不良反应

  在新版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中,安全用药和不良反应也是被强调的重点。

  专家介绍,指南主要是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并参照核心期刊报道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药品说明书进行综合归纳,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药,做到既不夸大事实危言耸听,又不掩盖真相欺骗患者,确保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专家举例说,对于受到公众普遍关注的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编写组本着对患者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反复重点修订了有关中药8个注射剂不良反应的表述,尽量做到科学、客观、公正求实地评价该品种相关不良反应的情况。


  专家解读

  合理用药应有制度支撑

  “药品的合理使用是衡量基本药物制度是否见效的标准之一。”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表示,基本药物的遴选、生产、招标、使用等诸多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合理用药,不仅可以规范医生的临床行为,而且还能直接对药品的集中采购乃至生产企业的定价产生影响。

  史录文介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标准治疗指南三者紧密结合,引导临床将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处理、用药等标准化、规范化,使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更准确、合理地对常见病进行诊断、治疗,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基本药物,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史录文表示,尽管2009年版目录、指南和处方集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距离理想的目标仍有距离。这首先是源于公众对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公众的宣传和对基层医生的培训也不充分。他举例说,在媒体上经常看到基层药品不够用的抱怨,但医生的处方行为是否规范,有没有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却很少有人关注。此外,综合保障措施的不足,让基层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

  史录文说,利益的调整,除了对医生的宣传和培训之外,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促使医生行为的改变;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人员绩效工资分配等配套改革,对合理规范用药形成正向激励,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尽管卫生行政部门多次强调,要将基本药物合理使用作为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这一要求目前还缺乏实施细则。史录文说,确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将合理用药的理念贯彻到医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中,是促成合理用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临床药师在实现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的监督作用至关重要,但受职责定位不明晰的影响,我国医疗机构中,药师的工作价值始终得不到良好体现和社会认同,药师队伍数量不升反降。史录文认为,药师队伍是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重要力量,要肩负起为临床一线提供建议,为患者制订合理用药方案的重任。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对药师队伍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