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致死一半源起急性冠脉综合征
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患者中,有一半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简称ACS)所致,患者发病后能否继续生存十分“考验”临床医生的急救水平。然而,由于我国基层医院的医生在临床诊断经验及治疗水平上与大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造成当地患者死亡率较高。日前,由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4年“千(县)万(医)工程”正式启动,将覆盖全国12个省38个市/县,为更多一线基层医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大医院、大专家与县医院、年轻大夫的互动、交流、分享、协作的形式,为基层培养人才,提高县级医务工作者在ACS救治上的专业技能。
据千(县)万(医)工程负责人、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中心主任杨跃进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诊治指南不断出台与更新,对规范化治疗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由于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心血管诊疗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临床医生也面临着医学信息传播的不对称,使得医生所做出的临床决策可能会大相径庭。
以ACS为例,在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的患者中,有一半是ACS所致。它往往发病急、病情重,导致患者因急性心肌缺血而死亡。临床医生对疾病救治的认知水平及专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而我国区域经济及信息发展不均所造成的基层医院与中心城市大型医院之间在临床诊断经验及治疗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加上ACS的突发性质,给基层医院医生及时救治和准确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杨跃进表示:“规范化治疗一直是中国心血管病治疗发展的主题。对于ACS,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及搭桥手术三种治疗手段。但无论采取药物治疗还是介入治疗, 12个月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够实现ACS患者从急性期到长期的显著获益,这也是国内外权威指南的一线推荐。我们希望通过千(县)万(医)工程将这些国际公认的治疗策略传达给基层医生,缩小指南和实践的差距,共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