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小病大看”的弊端您知道吗

  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动辄就往大医院跑,即便是感冒咳嗽,宁肯在三甲医院输液,也不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吃药。随着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人不管大病小病,只要看病就直奔三甲医院。那么问题来了,小毛病跑到大医院治疗真的好吗?“小病大看”会产生哪些弊端您知道吗?科学合理的就医习惯应该是什么样的? 
  其实,到大医院看病的患者有很大一部分是常见病患者,完全没有必要去大医院,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剧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回头想想,您是不是也曾因为感冒发烧闹肚子往人满为患的大医院跑过?其实,因为常见病而到大医院里扎堆,真的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首先,到大医院看病要比在基层多花不少钱。因为孩子身体免疫力比较弱,每年秋冬季节都会发生几次呼吸道感染,山东省济南市的张女士带着孩子跑过省城多家级别不同的医院。张女士是一位有心的妈妈,她对比了一下孩子在不同医院的病历记录发现,同一个常见病症在不同医院的治疗手段和流程基本一致,甚至连开的药都大同小异,但是治疗花费可相差了不少:比如小儿支气管炎的输液治疗,在一家三甲医院日均花费为300多元,在一家二级医院要200多元,而在家附近的社区医院只需不到150元。 
  因为挂号费、护理费、床位费、药费等定价本身就比社区医院高不少,再加上医保按不同比例分级报销的政策,常见的小毛病到大医院治疗,多花冤枉钱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次,到大医院看病费时费力,时间成本高。相信很多人都见识过到大医院看病挂号排长队的“大场面”,好不容易挂上号了,候诊、检查、取药、缴费,每一个环节都要排队等候,这些时间加起来,比看病和治疗的时间还要长很多,看一次门诊经常要耗上一天。如果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就医的时间成本会大大节省,也免去了不少折腾。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到大医院看病发生交叉感染的几率也会大大增加。很多三甲医院日均门诊量都已破万,尤其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的季节,在人群拥挤而且多是患者的环境里,即使采取了防护措施,仍然很容易“中招”。试想,如果想看的肠胃病没看好,却又不小心被传染了感冒,就真是有点得不偿失了。 
  实际上,到大医院扎堆看病的现象由来已久,除了“不差钱”的心理驱动,更重要的还是长期以来人们对基层医疗水平的不信任。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的医改思路,经过几年的持续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软硬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而且,长期对口帮扶、构建纵向医联体等措施,让患者在基层也能很方便地看上大医院的医生;基层用药范围的扩大,也大大缓解了慢性病患者用药受限的问题。总之,绝大多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生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也可以转诊到上级医院,使接下来的治疗更加有的放矢。 
  要么自己估摸着吞两片药,要么直接扎进大医院,这恐怕是当下不少人在面对疾病时的选择,不仅造成基层医疗资源闲置浪费,也加剧了大医院的看病难问题。真正实现科学就医、提高全民医疗服务效率,需要每一位患者的自觉参与,看病直奔三甲医院的观念该改改了。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