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医生写给女儿的“保证书”
发布时间:2015-04-13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在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医生微信群里,常有关于医生的片断信息在流传:有人连续10多个小时在手术,有人出门诊腾不出一丁点时间喝口水;有人凌晨2时打出一个胜利的手势,有人清晨6时发出一个奋斗的表情……在点赞之余,也有人不忘提醒——“工作之外,这些医生还是儿女、父母,是家庭的一分子。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患者的需求,有时却无法满足家人一个小心愿”。这不,他们中一位医生就饱含愧疚,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一份“保证书”。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对医生职业的大爱。——编 者
亲爱的笑笑:
对不起!又是连续两个“夹层”夜:昨天晚上收了3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加班到晚上10时;今天做这3个夹层手术,做完又到了晚上11时。回想周末那两天,也是这个节奏。
我承认我是铁打的,但你不是。我经常会内疚:如果说作为医生的我幸福感来自治病救人,那作为我的宝贝,你的幸福感又来自哪里呢?
回想你成长的每个瞬间,爸爸总会内疚。
你喜欢看《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可爸爸却从来没有带你去过远一点的地方。春游也只是在中山公园。因为那里离医院近,万一病人有突发情况,我能最快地回去急救。这两年过春节的时候,爸爸都会陪你去看《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看完后,你总会开心地跟着唱“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可我听着,心里却不是滋味。
你8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就去德国学习了,到你两岁才回来,当时你已经会走路了。那时牵着你、教你走路的人不是爸爸。都说父爱如山,可我却从来不是你坚实的臂膀。
你3岁时上了医院的附属幼儿园,我很开心,因为幼儿园离我的病房只有不足300米的距离。现在你6岁了,已经上大班。这3年来,我却从没有送你上过学,也从未接过你放学。就连有一次你在幼儿园突然吐得很厉害,老师着急地打电话通知我来接你时,最后也是你妈妈花了一个多小时从单位赶了过来,而那时的我,就在离你那么近的手术台上。本是几分钟的距离,而我3年间竟然都没有去过。
记得有一天晚上10时多,病房里有一个刚做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小宝宝突然发烧,需要我留下来观察。你妈妈心急如焚地给我打来电话,说你在家里也发烧了。我很想回家看你,带你去看病。但病房里的小宝宝只有3个多月大,刚刚闯过一道生死关,这次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我必须陪着她。那时,爸爸虽然担心你,但爸爸除了是笑笑的爸爸,还是一位医生。所以我把她当做了你,守护她的健康就像是守护你的健康一样。这点,你长大了一定能懂。
得知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儿科护士去照顾小宝宝的时候,爸爸觉得既心疼又欣慰。一想到将来的你也会像爸爸一样忙碌,没有办法照顾家人,爸爸很舍不得;但爸爸知道你已经懂事了,知道医务人员的职责,也不会在爸爸需要临时离开你去加班的时候哭哭啼啼,还学会了照顾别人,心里觉得很欣慰。
你经常会关心地问我:“医院的事情做完了吗?”我不敢回答,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紧急情况要待命。经常是很多天没办法看到活蹦乱跳的你,因为我上班时你还没醒,而我回家时你已经睡着。但我保证,我每天都一定会跟你说两句话,就是“早上好”和“晚安”。虽然我说的时候,你是闭着眼睛而我是湿着眼睛的……
有时,你看到我接电话,会主动说:“去吧!”爸爸很愧疚,但也很感动。其实,病房里的其他叔叔阿姨也和我一样,早上7时到病房,晚上10时出病房是常态。我们都知道,医生亲切的问候及目光能给予病人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鼓舞。在与疾病对抗的战争中,他们更需要我们。
等你长大,等你成为一名医务人员,你一定会更加了解爸爸和爸爸的同事们。你会因为病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而欣慰,会因为病人一次真诚的点赞而鼓舞,更会因为他们能顺利康复出院而满足,为他们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而祝福。到那时,你会发现,那些平日里穿梭于病房和手术室的匆匆脚步,那些对家人无法实现承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你和妈妈、爷爷、奶奶的理解。在爸爸心中,值得点赞的真不是自己,而是我的家人。是你们的默默牺牲成就了医生的治病救人,是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更多家庭幸福。爸爸在心里为你点赞!爸爸也保证一定会多抽一点时间来陪你。因为再不陪你,你就长大了!
保证人:爸爸
(注:郑智,38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读信感言
妻子的话:我替笑笑看了你的保证书。看完我已经眼泪盈眶。说句心里话,在嫁给医生前,我是多么憧憬家里有个医务人员啊,健康问题、看病问题都不用发愁了。但事实却是另一番情况:结婚以来,你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医院;每次给你打电话前,我都要犹豫好久,生怕打扰到你;哪怕你回了家,也是匆匆吃完饭便钻进书房;周末就更不必说了,每次我问你要不要一起带笑笑出去玩,你的回答都是“没空”、“没时间”、“走不开”、“很抱歉”。之前总是抱怨,你这医生没让家人享受到看病的便捷。如今6年过去,我不抱怨了,因为你已经把我培养成一名“儿科医生”了。你通过电话教会了我怎么观察孩子的体温、怎么看扁桃体、怎么做雾化、怎么局部涂药……或许这就是当医生妻子的小小好处吧。有时很累、很辛苦,真的想抱怨,但你一回家就说起哪位病人康复出院家属很开心,哪位病人死里逃生如何对你感激不尽……看你傻傻开心的样子,我也就没了脾气。
同事的心声:
魏 翔(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我和郑智一样,也是一位父亲。通常培养一位心脏外科医生需要10年时间,而这往往是我们的孩子成长的关键10年。我们与孩子在两条平行线上共同成长,却无法交叉。有时我会想,我们的努力都没能奉献给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是给了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家庭圆满。
潘友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我们一年365天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有时累了回家躺在沙发上,甚至话都懒得和家人说上一句。我女儿现在已经读研究生了,从小到大几乎她所有的事情都是和她妈妈商量后决定的。我似乎是个家庭的局外人。对此,我很愧疚。郑智写给女儿的话让我看到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孩子对我们职业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
严 丽(急诊科女医生):绝大多数医生可以很自信地说:“对病人,我们问心无愧。”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却是我们永远愧对的。我永远都会记得,我父亲心绞痛发作,年迈的母亲搀扶着他在医院四处辗转,而我在值夜班;我儿子高烧41摄氏度,我爱人带着他在儿科门诊排长队也没敢通知我;孩子上了4年幼儿园,我接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于一周前我去接孩子时居然走错了路,在幼儿园附近绕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地方……作为医生,个人的所有都必须为患者让路。
后 记
去小我而拥抱慈悲
医生与父亲,责任与亲情……没有哪个职业像医生一样,将人类的苦难牢牢地背负。上天为设计解除痛苦的方法,准备了聪明的头脑;为安抚饱经病痛与忧患的心灵,准备了温柔的心肠与充满爱的双手。
一位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其职业成长期正当他们为人父母、为人妻夫之时,需要面对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老去。然而,医生的职业特征包含高风险与高压力,加上目前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普遍存在,很多从业人员受到挫伤并感觉身心疲惫。年轻医生身处临床一线,他们唯有将小我与情感搁置,才能全身心投入治病救人的事业。这对年轻人来说,不啻为一场残酷的考验。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要如同用脑。”医学的确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职业。比起处理疑难杂症,更难的部分是医生在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的情况下要帮患者判断取舍,输赢的赌注还是人的生命。在医学的世界里,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成功或者失败。而年轻医生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吸引,只是因为他们想要抓住毎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这个人过得好。
尽管有调查显示,近八成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但值得欣慰的是,从这位医生写给女儿的“保证书”里,我们看到了作为医生的爸爸对职业的由衷热爱、对病患的不离不弃,更看到了女儿的理解、家属的付出和同事的认可。医生体会病人的痛苦和不易,也是需要阅历累积的。也许对这些年轻的医生来说,把对家人的遗憾转化对病患的帮助,才是与自己内心“求和”的最好方式。
亲爱的笑笑:
对不起!又是连续两个“夹层”夜:昨天晚上收了3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加班到晚上10时;今天做这3个夹层手术,做完又到了晚上11时。回想周末那两天,也是这个节奏。
我承认我是铁打的,但你不是。我经常会内疚:如果说作为医生的我幸福感来自治病救人,那作为我的宝贝,你的幸福感又来自哪里呢?
回想你成长的每个瞬间,爸爸总会内疚。
你喜欢看《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可爸爸却从来没有带你去过远一点的地方。春游也只是在中山公园。因为那里离医院近,万一病人有突发情况,我能最快地回去急救。这两年过春节的时候,爸爸都会陪你去看《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看完后,你总会开心地跟着唱“他的手掌有一点粗,牵着我学会了走路”,可我听着,心里却不是滋味。
你8个月大的时候,爸爸就去德国学习了,到你两岁才回来,当时你已经会走路了。那时牵着你、教你走路的人不是爸爸。都说父爱如山,可我却从来不是你坚实的臂膀。
你3岁时上了医院的附属幼儿园,我很开心,因为幼儿园离我的病房只有不足300米的距离。现在你6岁了,已经上大班。这3年来,我却从没有送你上过学,也从未接过你放学。就连有一次你在幼儿园突然吐得很厉害,老师着急地打电话通知我来接你时,最后也是你妈妈花了一个多小时从单位赶了过来,而那时的我,就在离你那么近的手术台上。本是几分钟的距离,而我3年间竟然都没有去过。
记得有一天晚上10时多,病房里有一个刚做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小宝宝突然发烧,需要我留下来观察。你妈妈心急如焚地给我打来电话,说你在家里也发烧了。我很想回家看你,带你去看病。但病房里的小宝宝只有3个多月大,刚刚闯过一道生死关,这次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我必须陪着她。那时,爸爸虽然担心你,但爸爸除了是笑笑的爸爸,还是一位医生。所以我把她当做了你,守护她的健康就像是守护你的健康一样。这点,你长大了一定能懂。
得知你的理想是当一名儿科护士去照顾小宝宝的时候,爸爸觉得既心疼又欣慰。一想到将来的你也会像爸爸一样忙碌,没有办法照顾家人,爸爸很舍不得;但爸爸知道你已经懂事了,知道医务人员的职责,也不会在爸爸需要临时离开你去加班的时候哭哭啼啼,还学会了照顾别人,心里觉得很欣慰。
你经常会关心地问我:“医院的事情做完了吗?”我不敢回答,因为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紧急情况要待命。经常是很多天没办法看到活蹦乱跳的你,因为我上班时你还没醒,而我回家时你已经睡着。但我保证,我每天都一定会跟你说两句话,就是“早上好”和“晚安”。虽然我说的时候,你是闭着眼睛而我是湿着眼睛的……
有时,你看到我接电话,会主动说:“去吧!”爸爸很愧疚,但也很感动。其实,病房里的其他叔叔阿姨也和我一样,早上7时到病房,晚上10时出病房是常态。我们都知道,医生亲切的问候及目光能给予病人无穷的力量和莫大的鼓舞。在与疾病对抗的战争中,他们更需要我们。
等你长大,等你成为一名医务人员,你一定会更加了解爸爸和爸爸的同事们。你会因为病人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而欣慰,会因为病人一次真诚的点赞而鼓舞,更会因为他们能顺利康复出院而满足,为他们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而祝福。到那时,你会发现,那些平日里穿梭于病房和手术室的匆匆脚步,那些对家人无法实现承诺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但是,这一切都需要你和妈妈、爷爷、奶奶的理解。在爸爸心中,值得点赞的真不是自己,而是我的家人。是你们的默默牺牲成就了医生的治病救人,是你们的无私奉献让更多家庭幸福。爸爸在心里为你点赞!爸爸也保证一定会多抽一点时间来陪你。因为再不陪你,你就长大了!
保证人:爸爸
(注:郑智,38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读信感言
妻子的话:我替笑笑看了你的保证书。看完我已经眼泪盈眶。说句心里话,在嫁给医生前,我是多么憧憬家里有个医务人员啊,健康问题、看病问题都不用发愁了。但事实却是另一番情况:结婚以来,你的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医院;每次给你打电话前,我都要犹豫好久,生怕打扰到你;哪怕你回了家,也是匆匆吃完饭便钻进书房;周末就更不必说了,每次我问你要不要一起带笑笑出去玩,你的回答都是“没空”、“没时间”、“走不开”、“很抱歉”。之前总是抱怨,你这医生没让家人享受到看病的便捷。如今6年过去,我不抱怨了,因为你已经把我培养成一名“儿科医生”了。你通过电话教会了我怎么观察孩子的体温、怎么看扁桃体、怎么做雾化、怎么局部涂药……或许这就是当医生妻子的小小好处吧。有时很累、很辛苦,真的想抱怨,但你一回家就说起哪位病人康复出院家属很开心,哪位病人死里逃生如何对你感激不尽……看你傻傻开心的样子,我也就没了脾气。
同事的心声:
魏 翔(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我和郑智一样,也是一位父亲。通常培养一位心脏外科医生需要10年时间,而这往往是我们的孩子成长的关键10年。我们与孩子在两条平行线上共同成长,却无法交叉。有时我会想,我们的努力都没能奉献给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而是给了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家庭圆满。
潘友民(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我们一年365天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有时累了回家躺在沙发上,甚至话都懒得和家人说上一句。我女儿现在已经读研究生了,从小到大几乎她所有的事情都是和她妈妈商量后决定的。我似乎是个家庭的局外人。对此,我很愧疚。郑智写给女儿的话让我看到我们的家庭特别是孩子对我们职业的付出,更重要的,是一种理解!
严 丽(急诊科女医生):绝大多数医生可以很自信地说:“对病人,我们问心无愧。”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却是我们永远愧对的。我永远都会记得,我父亲心绞痛发作,年迈的母亲搀扶着他在医院四处辗转,而我在值夜班;我儿子高烧41摄氏度,我爱人带着他在儿科门诊排长队也没敢通知我;孩子上了4年幼儿园,我接孩子的次数屈指可数,以至于一周前我去接孩子时居然走错了路,在幼儿园附近绕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地方……作为医生,个人的所有都必须为患者让路。
后 记
去小我而拥抱慈悲
医生与父亲,责任与亲情……没有哪个职业像医生一样,将人类的苦难牢牢地背负。上天为设计解除痛苦的方法,准备了聪明的头脑;为安抚饱经病痛与忧患的心灵,准备了温柔的心肠与充满爱的双手。
一位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其职业成长期正当他们为人父母、为人妻夫之时,需要面对孩子的成长与父母的老去。然而,医生的职业特征包含高风险与高压力,加上目前医疗环境中医患关系的不和谐普遍存在,很多从业人员受到挫伤并感觉身心疲惫。年轻医生身处临床一线,他们唯有将小我与情感搁置,才能全身心投入治病救人的事业。这对年轻人来说,不啻为一场残酷的考验。
“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行业。在这个使命当中,用心要如同用脑。”医学的确是一个劳心劳力的职业。比起处理疑难杂症,更难的部分是医生在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局面的情况下要帮患者判断取舍,输赢的赌注还是人的生命。在医学的世界里,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成功或者失败。而年轻医生之所以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吸引,只是因为他们想要抓住毎分每秒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这个人过得好。
尽管有调查显示,近八成医生不愿意子女学医,但值得欣慰的是,从这位医生写给女儿的“保证书”里,我们看到了作为医生的爸爸对职业的由衷热爱、对病患的不离不弃,更看到了女儿的理解、家属的付出和同事的认可。医生体会病人的痛苦和不易,也是需要阅历累积的。也许对这些年轻的医生来说,把对家人的遗憾转化对病患的帮助,才是与自己内心“求和”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