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就餐次数越多 患高血压风险越大?
发布时间:2015-05-19
发布人:
今日早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美国一项研究指出: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前期高血压症状的风险提高6%——
高血压是大家熟知的“三高”中的老大,而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不断攀升,足以令大家对其有效防治引起重视。那么,究竟该如何来防呢?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你吃进嘴里的东西很关键。
日前,《美国高血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同样的食物如果烹饪方法不同致高血压的风险也就有差异,该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外吃饭次数越多,血压高风险越大。
这个结论靠谱吗?针对外国人做的研究中国人是否适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防治高血压?昨天,本报记者请杭城心血管病专家和营养专家给出了科学解释。
最新研究 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前期高血压风险提高6%
近日,发表在《美国高血压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大众关注,因为文章的结论是“在外吃饭次数越多,血压高风险越大”,甚至还计算出具体的概率,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上前期高血压症状的风险就会提高6%。
据介绍,该项研究是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研究者们完成的,他们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针对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5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他们的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并为受访者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值。
研究发现,501名受访者中有27.4%出现前期高血压症状,2.2%是高血压患者。这两类人群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约12次,而血压正常的受访者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约9次,他们常去的场所包括学校餐厅、餐馆和周围的大排档等。这说明,除了性别、体重和运动量外,在外用餐的次数也与前期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关联。
研究还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前期高血压,受访男性中有50.9%属于前期高血压,而女性只有9%。
请注意,研究中所提到的前期高血压指的是血压偏高,但还未被确诊为高血压的阶段,这种情况在年轻群体中较为普遍。
专家说法 心血管病专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邢炜是杭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所长,他在听完这个研究结论后认为:“有一定道理”。
“影响血压高低的重要因素是钠,而饮食中钠主要来源于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我曾经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感觉他们餐厅里做的食物还是偏淡的,但中国菜就普遍偏咸,所以这个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蛮适用的。”张教授说,他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有不少患者的切身体验都验证了这个研究结论。
一位37岁的中年男子因经常犯头晕找到张教授,一量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诊断为初发高血压。这位老兄反复强调,他的爸爸妈妈都是高血压患者,他应该是遗传所致,但仔细一问,他父母都到50多岁才得高血压,并不像他这么年轻。
于是,张教授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他的生活习惯。一问得知,他是一位商人,应酬很多,几乎每天都在外面吃饭,而且他的工作很忙,平常也没什么时间运动。最终,张教授并没有给他开降压药,只要求他限钠饮食,就是每天在家吃饭,控制盐、鸡精、味精的摄入。两个月后,男子血压回到了正常范围。
张教授说:“类似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这个人群工作压力大、运动锻炼比较少等原因,患高血压的风险不小。”
营养专家:在外就餐点菜有讲究
“饮食与慢性病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明确,除了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正相关外,高脂肪饮食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杭州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营养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缪琴说,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通过饮食控制来防治慢病,如到农贸市场门口现场为马大嫂解说一家几口人的菜品搭配与烹饪。
缪琴在与社区居民们的接触中发现,其实现在大家在家吃饭时已经开始意识到要限盐限油,可一到外面吃饭,这些就完全不受控制了。而为了口感更好,饭店里的厨师往往会在做菜时加很多的盐和味精。
关于油脂与血压,杭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裘欣副主任医师告诉大家:“摄入过多的脂肪造成血脂升高,血脂可在血管壁上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如果高血脂没有得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会逐渐加重,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斑块增大、增多,逐渐堵塞血管,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不过,不论是应酬还是普通交际,在外面吃饭在所难免。那么,在外就餐时怎么点菜更加健康?
缪琴教大家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主食除了米饭外可以点荞麦包或玉米包,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容易消化,或者点个五谷杂粮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的需求;年轻人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沙拉最好别点,因为沙拉酱的脂肪含量很高;干锅包心菜、花菜之类的蔬菜最好也别点,弄点清煮的蔬菜或小杂炒比较不错;荤菜要多吃鱼和虾,且在烹饪方式上最好要清蒸、白煮,不要选重口味的铁板或红烧类。
高血压是大家熟知的“三高”中的老大,而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不断攀升,足以令大家对其有效防治引起重视。那么,究竟该如何来防呢?有句话叫“病从口入”,你吃进嘴里的东西很关键。
日前,《美国高血压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认为同样的食物如果烹饪方法不同致高血压的风险也就有差异,该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外吃饭次数越多,血压高风险越大。
这个结论靠谱吗?针对外国人做的研究中国人是否适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科学防治高血压?昨天,本报记者请杭城心血管病专家和营养专家给出了科学解释。
最新研究 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前期高血压风险提高6%
近日,发表在《美国高血压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大众关注,因为文章的结论是“在外吃饭次数越多,血压高风险越大”,甚至还计算出具体的概率,每周在外多吃一餐饭,患上前期高血压症状的风险就会提高6%。
据介绍,该项研究是由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生院的研究者们完成的,他们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间,针对年龄在18-40岁之间的50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他们的日常饮食及运动习惯,并为受访者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值。
研究发现,501名受访者中有27.4%出现前期高血压症状,2.2%是高血压患者。这两类人群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约12次,而血压正常的受访者平均每周在外用餐约9次,他们常去的场所包括学校餐厅、餐馆和周围的大排档等。这说明,除了性别、体重和运动量外,在外用餐的次数也与前期高血压之间存在着关联。
研究还发现,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上前期高血压,受访男性中有50.9%属于前期高血压,而女性只有9%。
请注意,研究中所提到的前期高血压指的是血压偏高,但还未被确诊为高血压的阶段,这种情况在年轻群体中较为普遍。
专家说法 心血管病专家: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邢炜是杭州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所长,他在听完这个研究结论后认为:“有一定道理”。
“影响血压高低的重要因素是钠,而饮食中钠主要来源于盐、味精、鸡精等调味品。我曾经在美国住过一段时间,感觉他们餐厅里做的食物还是偏淡的,但中国菜就普遍偏咸,所以这个研究结论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蛮适用的。”张教授说,他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有不少患者的切身体验都验证了这个研究结论。
一位37岁的中年男子因经常犯头晕找到张教授,一量血压为160/90毫米汞柱,诊断为初发高血压。这位老兄反复强调,他的爸爸妈妈都是高血压患者,他应该是遗传所致,但仔细一问,他父母都到50多岁才得高血压,并不像他这么年轻。
于是,张教授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他的生活习惯。一问得知,他是一位商人,应酬很多,几乎每天都在外面吃饭,而且他的工作很忙,平常也没什么时间运动。最终,张教授并没有给他开降压药,只要求他限钠饮食,就是每天在家吃饭,控制盐、鸡精、味精的摄入。两个月后,男子血压回到了正常范围。
张教授说:“类似的情况在年轻人中比较常见,这个人群工作压力大、运动锻炼比较少等原因,患高血压的风险不小。”
营养专家:在外就餐点菜有讲究
“饮食与慢性病间的关系已经十分明确,除了盐的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正相关外,高脂肪饮食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杭州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营养工作室负责人、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缪琴说,近年来,他们一直致力于通过饮食控制来防治慢病,如到农贸市场门口现场为马大嫂解说一家几口人的菜品搭配与烹饪。
缪琴在与社区居民们的接触中发现,其实现在大家在家吃饭时已经开始意识到要限盐限油,可一到外面吃饭,这些就完全不受控制了。而为了口感更好,饭店里的厨师往往会在做菜时加很多的盐和味精。
关于油脂与血压,杭州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所裘欣副主任医师告诉大家:“摄入过多的脂肪造成血脂升高,血脂可在血管壁上沉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如果高血脂没有得到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会逐渐加重,形成动脉粥样斑块。斑块增大、增多,逐渐堵塞血管,使血管管腔变窄,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
不过,不论是应酬还是普通交际,在外面吃饭在所难免。那么,在外就餐时怎么点菜更加健康?
缪琴教大家记住以下几个原则:
主食除了米饭外可以点荞麦包或玉米包,对于老人和小孩来说容易消化,或者点个五谷杂粮可以满足各个年龄层的需求;年轻人喜欢的水果或蔬菜沙拉最好别点,因为沙拉酱的脂肪含量很高;干锅包心菜、花菜之类的蔬菜最好也别点,弄点清煮的蔬菜或小杂炒比较不错;荤菜要多吃鱼和虾,且在烹饪方式上最好要清蒸、白煮,不要选重口味的铁板或红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