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知道自己的餐后血糖?
发布时间:2015-08-07
发布人:
搜狐网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7.8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一天中随着就餐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每日三餐,餐前血糖较低,餐后血糖较高。如果,餐后2小时后,血糖数值超过了7.8mmol/L,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入糖尿病的大军中。医生建议,中国糖友更应该重视自己餐后血糖的数值,并以此为标准来适时的调节自己的生活饮时。
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空腹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代表没有糖尿病的相关问题。实际上,专家指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只查空腹血糖,造成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漏诊率高达50%。
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之所以和西方人不同,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与爱吃粥、粉、面的饮食结构有关。专家指出,从中国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糖谱看,中国患者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然而,目前的常规健康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无法对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及时诊断,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就此造成的漏诊率高达50%。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常说的糖尿病诊断指标,三者是一致的,只是反映不同状态下的状况。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胰岛功能,餐后血糖反映的是负荷后的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查的是8—12周糖代谢的情况,取决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因为饮食的关系,再加上β细胞功能的障碍,所以我们餐后血糖升高是很明显的。关于餐后血糖与糖尿患者心血管并发、疾病发病进展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轻微的升高会和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都有非常明确相关的关系,所以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7.8mmol/L糖尿病的警戒区
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进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介于7.8和11.1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因此说,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一旦超过这个值,一定要积极进行防治。”
可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是血糖控制中非常有用的一项指标,具体时间应从进第一口食物后开始计算。有的人从进食中间开始计算时间,有的从吃完饭再开始计算时间,这些计时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所测得的血糖值往往偏低,影响测定结果。另外,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还必须按照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取药或打针,进食的质与量也要与平时一样。有的人喜欢边吃饭边聊天,致使进食时间大大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血糖值也不准确,当然也不能准确了解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了。
至于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以内,则要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年轻、无并发症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老年患者以及有心血管、神经病变者可适当放宽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即可。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平稳降糖,不可过快过猛,以免引起低血糖。
自测超过25分可能变“糖友”
糖耐量减低是最重要的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一旦迈入这一阶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92.8%患者会进展为Ⅱ型糖尿病。此外,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增加2—3倍。
糖耐量减低的高风险人群也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老年、肥胖、超重、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等。
定期到医院做检测,是高风险人群及早发现健康隐患的有效途径。检测餐后血糖,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简单来说,就是在口服葡萄糖75g后或饭后两小时,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另外,专家还介绍了“糖尿病风险评估量表”,通过回答表上的6个问题,如年龄、性别、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患糖尿病风险评估总分,当总分超过25分之后,就表示有糖尿病风险很高,应该进行下一步的检查诊断。
移动互联让血糖控制更方便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糖尿病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组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的“餐后血糖7.8健康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健康周的主题是:“移动控糖,赢在7.8”,强调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等新媒体,从糖尿病风险筛查,到饮食和运动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大众提供更新型的糖尿病管理支持。
由于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0.1%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在已知患病的患者中,正在接受治疗的只有25.8%。面对严酷的现实,专家表示,探索创新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已成为提高我国糖尿病诊疗水平及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
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组充分利用目前广泛普及的新媒体社交平台,将传统的糖尿病科普知识向电子工具转化,包括“7.8健康跑”、“在线糖尿病风险自测”和“早餐7.8”项目,为公众、糖尿病高危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新型的糖尿病管理支持。
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在一天中随着就餐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来说,每日三餐,餐前血糖较低,餐后血糖较高。如果,餐后2小时后,血糖数值超过了7.8mmol/L,那就意味着你已经迈入糖尿病的大军中。医生建议,中国糖友更应该重视自己餐后血糖的数值,并以此为标准来适时的调节自己的生活饮时。
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很多人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空腹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就代表没有糖尿病的相关问题。实际上,专家指出,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只查空腹血糖,造成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漏诊率高达50%。
中国人的血糖升高之所以和西方人不同,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与爱吃粥、粉、面的饮食结构有关。专家指出,从中国糖代谢异常人群的血糖谱看,中国患者的血糖升高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然而,目前的常规健康体检只检查空腹血糖,无法对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及时诊断,许多单纯餐后血糖升高的人群得以“蒙混过关”,就此造成的漏诊率高达50%。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常说的糖尿病诊断指标,三者是一致的,只是反映不同状态下的状况。空腹血糖反映的是基础胰岛功能,餐后血糖反映的是负荷后的胰岛功能,糖化血红蛋白查的是8—12周糖代谢的情况,取决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因为饮食的关系,再加上β细胞功能的障碍,所以我们餐后血糖升高是很明显的。关于餐后血糖与糖尿患者心血管并发、疾病发病进展已经有很多的研究。如果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轻微的升高会和心血管发病和死亡都有非常明确相关的关系,所以要特别关注餐后血糖。
7.8mmol/L糖尿病的警戒区
正常人进餐后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应小于7.8mmol/L,并且在下一次进餐前使血糖回到餐前的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表明已经步入糖尿病。若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大于介于7.8和11.1mmol/L之间,可以诊断为糖耐量减低,属于糖尿病前期。“因此说,7.8mmol/L是餐后血糖正常值的上限,一旦超过这个值,一定要积极进行防治。”
可以说,餐后两小时血糖是血糖控制中非常有用的一项指标,具体时间应从进第一口食物后开始计算。有的人从进食中间开始计算时间,有的从吃完饭再开始计算时间,这些计时方法都是不正确的,所测得的血糖值往往偏低,影响测定结果。另外,测定餐后两小时血糖还必须按照与平时一样的时间和剂量取药或打针,进食的质与量也要与平时一样。有的人喜欢边吃饭边聊天,致使进食时间大大延长。在这种情况下,测得的血糖值也不准确,当然也不能准确了解平时血糖控制的情况了。
至于血糖控制在什么范围以内,则要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年轻、无并发症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mmol/L以下;老年患者以及有心血管、神经病变者可适当放宽标准,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即可。糖尿病患者平时应平稳降糖,不可过快过猛,以免引起低血糖。
自测超过25分可能变“糖友”
糖耐量减低是最重要的Ⅱ型糖尿病高危人群。一旦迈入这一阶段,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干预,92.8%患者会进展为Ⅱ型糖尿病。此外,与健康人群相比,他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已经增加2—3倍。
糖耐量减低的高风险人群也就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老年、肥胖、超重、家族史、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妊娠糖尿病史、运动少等等。
定期到医院做检测,是高风险人群及早发现健康隐患的有效途径。检测餐后血糖,通常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简单来说,就是在口服葡萄糖75g后或饭后两小时,检测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
另外,专家还介绍了“糖尿病风险评估量表”,通过回答表上的6个问题,如年龄、性别、腰围、体重指数、收缩压和糖尿病家族史,可以计算出自己的患糖尿病风险评估总分,当总分超过25分之后,就表示有糖尿病风险很高,应该进行下一步的检查诊断。
移动互联让血糖控制更方便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糖尿病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组主办,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协办的“餐后血糖7.8健康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今年健康周的主题是:“移动控糖,赢在7.8”,强调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等新媒体,从糖尿病风险筛查,到饮食和运动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糖尿病患者/大众提供更新型的糖尿病管理支持。
由于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30.1%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而在已知患病的患者中,正在接受治疗的只有25.8%。面对严酷的现实,专家表示,探索创新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已成为提高我国糖尿病诊疗水平及和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
糖尿病健康教育与管理学组充分利用目前广泛普及的新媒体社交平台,将传统的糖尿病科普知识向电子工具转化,包括“7.8健康跑”、“在线糖尿病风险自测”和“早餐7.8”项目,为公众、糖尿病高危人群以及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新型的糖尿病管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