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别让意外妊娠扰乱了生活

  青年极度缺乏避孕知识 
  
  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或许大部分人对这个2009年才被引入国内的纪念日略感陌生,但现实中,由于对避孕缺乏足够重视所引发的问题正在青年群体中蔓延。 
  
  “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年人流数量达1300万例,其中25岁以下女性占47.5%。我国也是世界上重复流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中,流产次数大于两次的占55.9%。”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专业学会委员、首席避孕节育专家吴尚纯说。 
  
  “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避孕方法不科学及缺乏避孕相关知识。”吴尚纯说,意外妊娠主要发生在25岁以下的青年人群中,这与该人群处于性活跃期密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内地未婚青年最常采用的避孕方法依次为戴安全套、体外排精、安全期同房、服紧急避孕药。“虽然体外排精和安全期同房已被证实不可靠,但仍有很多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对此知之甚少。”她告诉记者,一项针对国内14个城市1000名18岁~35岁女性的调查显示,在过去半年内,采用安全期同房或体外排精方式避孕的比例高达32.7%,有58.1%的女性认为这两种方式失败风险很小或完全没有风险。 
  
  “将服用紧急避孕药当做常规避孕手段,进而滥用乱服的情况比较普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妇科主任医师张帝开忧虑地说,在门诊中,他经常遇到因滥用紧急避孕药导致月经不调的患者。“14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受访女性在过去一年中服用紧急避孕药的次数平均达2.5次,69.2%的女性在过去一年服用过紧急避孕药,49%的女性多次使用。”吴尚纯说。 
  
  张帝开表示,由于大剂量激素短时间内作用于人体,对女性内分泌干扰极大,因而紧急避孕药只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一年不宜超过3次。 
  
  给性教育解“套” 
  
  作为使用率最高的避孕工具,安全套在高校学子中的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等学府。 
  
  北京某高校校医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学生自行购买安全套外,该校在校医院等场所设置了免费安全套发放机。记者在其中一处看到,白色的发放机呈长方形,上面用粉色字写着“安全套发放机”,只要在机器的感应区刷二代身份证,选择所需药具,取货口便掉出一盒安全套。使用说明提示,每人每次可领1盒,间隔20天可领1次。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大家对安全套已能坦然接受,但要去买有时还不好意思,所以自行取用的发放机很有用。” 
  
  记者发现,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光顾免费发放机的学生更多,粗略算下来,1个小时内有4名学生使用。但设在校医院门口的发放机则无人问津,且机器上已有锈迹。 
  
  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方刚告诉记者,几年前,安全套售卖机进校园曾引发争议。学校管理者普遍认为,在学校内安装安全套售卖机极有可能对学生造成性暗示,纵容学生的性行为。 
  
  张帝开告诉记者,其一直致力于避孕知识科普,希望干预学生人流,无奈的是,多次主动联系学校,学校领导却不肯。“不但中学不让,就连大学都不让,避孕知识进校园工作很难开展。” 
  
  “看似是个安全套的发放问题,背后却隐藏着当下高校管理者对性教育落后的思想观念。”方刚说,避孕话题比较敏感,导致青少年很难从正规渠道得到教导和帮助;从黄色网站、电视电影中获取的避孕信息很多是不科学的。“在我们的不断呼吁下,安全套发放机已进入高校,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逐步给高校性教育解‘套’。”方刚说。 
  
  被误解的长效可逆避孕法 
  
  “如果每次性行为均能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当然会有比较好的避孕效果,但问题就出在体验不佳使安全套使用存在依从性差、难全程使用等问题。”吴尚纯说,以置入宫内节育器为代表的长效可逆避孕法(LARC)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且有很好的避孕效果,但青年未婚群体对此并不买账。 
  
  吴尚纯介绍,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主要包括注射避孕针、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或宫内节育器以及皮下埋植四类避孕方法。其中,宫内节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宫内节育器取出后不会影响下次生育,一次放置可使用10年左右。近年来,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澳大利亚性健康与计划生育协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已将其在青年群体中推广使用。 
  
  “但在国内未婚青年中,LARC使用率几乎为零。”吴尚纯说,原因部分归结于诸如“上环等于已婚妇女”等对于长效可逆避孕方法的偏见。 
  
  张帝开则认为,现今一些80后妈妈排斥上环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个别计生部门通过各种办法迫使妇女上环,导致大家对上环反感。此外,有关上环副作用的宣传夸大其词。“事实上,绝大部分妇女都适用上环避孕,只有极少数女性会对置入的‘金属环’产生排异反应,表现为经量多,经期长,经期腹痛加剧、腰痛腰酸等。而这些症状通过正规就医进行干预,完全可以解决。”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