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医学专业精神如何安放
发布时间:2015-10-14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医疗机构必须主动拥抱移动互联网,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更要提高医学专业精神,以更好的技术和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来服务患者。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成行业发展的热点,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谋篇布局,马云甚至说30年后让医生找不到工作。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院士表示,互联网医疗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但医生不会消失,因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永远是面对面的关系”。互联网医疗的兴起究竟会带来哪些就医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医生和患者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关系,医生的职业精神如何体现?本期,我们邀请了医务界和互联网领域的相关人士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多种视角的观点交汇能引发读者朋友进一步的思考。
现在移动医疗很火,移动互联网概念也满天飞,好像谁不谈移动互联网谁就Out了。我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也大力推进移动医疗,以主动姿态“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
的确,对医院而言,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运营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创新医疗服务,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帮助医院完成人与人的连接,让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拉近距离,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通过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完成物与物的连接,帮助医院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时下移动医疗也有不少虚火。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同行:其实移动互联网精神与医学的专业精神是存在某种冲突的。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医学专业精神更加重视人道主义精神,要有悲悯天下的情怀,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敬畏生命。医学是慢工出细活,好医生是熬出来的。医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着残酷的淘汰机制。医学本质上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体系,医学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保障患者的安全,一个新药和新技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普遍使用需要十几年到二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手艺像工匠,学问像教授,心思像侦探,心肠像菩萨。这样的好医生难道不值得你耐心等待吗?这样的专业难道不配得上体面的收入吗?
在某种程度上,医学专业精神与商业精神是不太相容的。在现实中,如果对医生同时要求医学专业精神和商业精神(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很多分裂的行为出现。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萧庆伦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谈中国医改,提到中国医学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的普遍缺失,令人深思。如何能做到既讲医学专业精神,服务好患者,又讲商业精神,让医院能够维持运行,让医务人员能有合理合法体面的收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是革命性的创新,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给我们带来效率提高和服务体验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移动互联网讲究免费、即时、秒杀、互动等,这会让大家觉得一切来得太容易,习惯于免费,没有耐心去等待。常见的现象是,大家为了买不iPhone 手机可以通宵排队,但是看病等一个小时就不耐烦了。
几个年轻人花几个月时间就可以鼓捣出一个移动医疗APP,然后就可以融资几千万,号称估值几个亿,未来还会IPO。在资本的驱动下,有一股移动医疗的创业虚火在中国熊熊燃烧。据估计,2014年~2015年中国有超过1000个以上与移动医疗相关的APP诞生,导致的现状是:热钱乱飞,快钱猛赚。目前,这一移动互联网的焦虑症还在继续漫延,已经从IT行业和投资业漫延到医疗行业。这会从外围推进医院的发展与改善,但是也有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乱象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也是一种干扰。
相比移动医疗APP的问世,医生的培养就漫长得多。从医学院读到博士毕业需要至少十来年的时间,再进入临床培养,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独当一面的医生。
医学专业精神和移动互联网精神能相互融合吗?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是解决服务和效率,医学专业解决的是生死问题;移动互联网做法可以是quick(快),但是医学必须是slow(慢)。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现实,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更需要提高我们的医学专业精神,以更好的技术、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高的职业素养来服务我们的患者。
有一句话说,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把文化和灵魂丢在了身后,当我们停下来回望自己的灵魂时,好像彼此变得陌生了。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需要跑这么快吗?我们的健康呢?我们的家人呢?我们的亲情呢?心丢了,要速度还有意义吗?
如今互联网医疗已成行业发展的热点,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都开始谋篇布局,马云甚至说30年后让医生找不到工作。不久前在一次会议上,钟南山院士表示,互联网医疗能解决相当一部分问题,但医生不会消失,因为“医生和病人的关系永远是面对面的关系”。互联网医疗的兴起究竟会带来哪些就医模式的改变?在互联网时代,医生和患者会呈现出怎样的一种关系,医生的职业精神如何体现?本期,我们邀请了医务界和互联网领域的相关人士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多种视角的观点交汇能引发读者朋友进一步的思考。
现在移动医疗很火,移动互联网概念也满天飞,好像谁不谈移动互联网谁就Out了。我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也大力推进移动医疗,以主动姿态“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
的确,对医院而言,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运营管理与服务流程再造创新医疗服务,提升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应用,帮助医院完成人与人的连接,让医生与医生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拉近距离,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可通过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完成物与物的连接,帮助医院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时下移动医疗也有不少虚火。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同行:其实移动互联网精神与医学的专业精神是存在某种冲突的。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医学专业精神更加重视人道主义精神,要有悲悯天下的情怀,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敬畏生命。医学是慢工出细活,好医生是熬出来的。医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着残酷的淘汰机制。医学本质上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体系,医学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技术创新的前提是保障患者的安全,一个新药和新技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普遍使用需要十几年到二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手艺像工匠,学问像教授,心思像侦探,心肠像菩萨。这样的好医生难道不值得你耐心等待吗?这样的专业难道不配得上体面的收入吗?
在某种程度上,医学专业精神与商业精神是不太相容的。在现实中,如果对医生同时要求医学专业精神和商业精神(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很多分裂的行为出现。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萧庆伦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谈中国医改,提到中国医学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的普遍缺失,令人深思。如何能做到既讲医学专业精神,服务好患者,又讲商业精神,让医院能够维持运行,让医务人员能有合理合法体面的收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是革命性的创新,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给我们带来效率提高和服务体验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移动互联网讲究免费、即时、秒杀、互动等,这会让大家觉得一切来得太容易,习惯于免费,没有耐心去等待。常见的现象是,大家为了买不iPhone 手机可以通宵排队,但是看病等一个小时就不耐烦了。
几个年轻人花几个月时间就可以鼓捣出一个移动医疗APP,然后就可以融资几千万,号称估值几个亿,未来还会IPO。在资本的驱动下,有一股移动医疗的创业虚火在中国熊熊燃烧。据估计,2014年~2015年中国有超过1000个以上与移动医疗相关的APP诞生,导致的现状是:热钱乱飞,快钱猛赚。目前,这一移动互联网的焦虑症还在继续漫延,已经从IT行业和投资业漫延到医疗行业。这会从外围推进医院的发展与改善,但是也有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乱象对医院和医务人员也是一种干扰。
相比移动医疗APP的问世,医生的培养就漫长得多。从医学院读到博士毕业需要至少十来年的时间,再进入临床培养,至少还要10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独当一面的医生。
医学专业精神和移动互联网精神能相互融合吗?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是解决服务和效率,医学专业解决的是生死问题;移动互联网做法可以是quick(快),但是医学必须是slow(慢)。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现实,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来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同时,更需要提高我们的医学专业精神,以更好的技术、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高的职业素养来服务我们的患者。
有一句话说,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把文化和灵魂丢在了身后,当我们停下来回望自己的灵魂时,好像彼此变得陌生了。不妨问一问,我们真的需要跑这么快吗?我们的健康呢?我们的家人呢?我们的亲情呢?心丢了,要速度还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