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精准医疗将细分癌症治疗用药

  10月17日,在由中国胃肠肿瘤临床研究协作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办的北京胃肠肿瘤精准医疗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新药(抗肿瘤药物)临床实验中心主任所长徐瑞华表示,精准医学正在改变新型药物的临床研究模式,政策法规上也要跟随精准医学的模式进行适度改变,加快创新药物的上市。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张小田称,目前临床实践中进行的HER2、RAS基因检测,也是在尽量筛选特殊人群,给予“精准”药物。随着二代测序等新技术手段逐渐成熟,使得一次高通量检测许多基因改变成为可能,但肿瘤治疗领域尚没有成熟的高通量基因检测指导临床用药的大样本证据。 

  张小田也坦言,精准医疗不仅仅是二代测序。仅基因检测,目前在临床仍面临挑战:不是谁都能检测到合适的基因靶点,或者检测到了靶点却未研发出药物,又或者有药物但不在国内上市等,都是需要逐步解决的。 

  “虽然精准医疗的理想是一人一方,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遗传学改变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治疗,但目前还无法完全达到。”张小田建议,患者和家属在寻求“精准医疗”时,也应保持理性态度,咨询医生,把握治疗时机。 

  参与临床试验不是做“小白鼠” 

  针对基因变异的许多药物都是靶向药物,部分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由于国家政策法规对新药临床试验有严格的审查流程和正规的监管体制,开展前必须通过研究机构伦理审查,以保证每个患者最大程度的安全和受益。因此,肿瘤患者在合适条件下,可尽量争取参加新药临床研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应信息,咨询专科医生。 

  “以前患者顾虑临床试验就是拿人当做小白鼠,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接受临床研究的价值。”张小田称,她所在的消化内科,部分患者在参与第一个临床试验后,还积极推荐其他患者,或参与了第一个项目后会主动咨询更多的项目。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