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痛苦 科学家有办法
发布时间:2015-11-23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自然-通讯》近期发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教授课题组的研究论文《一种新颖的非条件性刺激唤起-消退模式能够抑制药物渴求的复发》。论文指出,非条件性刺激唤起-消退心理学范式,能够广泛、彻底地抹除恐惧、焦虑和药物成瘾等病理性情绪记忆。
据介绍,情绪记忆是指个体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感受所形成的记忆,而遭遇灾难性事件、心理创伤或吸毒后形成的强烈情绪,会形成病理性记忆,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如焦虑、抑郁、创伤性应激障碍、成瘾等。
研究发现,病理性记忆并非一直稳定储存于脑内,而在遇到环境刺激时有一个唤起即再巩固过程,大约为6个小时,在这期间给予干预可以减弱甚至消除病理性记忆。另外,记忆存在消退过程,例如吸毒者再次接触吸毒环境会产生对毒品的渴求,但如果进入该环境却没有使用毒品,渴求就会逐渐减弱、消退。在临床上,基于记忆消退的情景暴露疗法常被用于治疗病理性记忆疾病,如恐怖症、强迫症、酒依赖等,但疗效并不理想,病理性记忆没有彻底从大脑中抹掉。
2012年,陆林课题组运用条件性线索唤起-消退心理学范式,让动物先进行记忆唤起,1个小时后再进行记忆消退,有效消除了成瘾动物的病理性记忆,这一范式被应用于海洛因成瘾者后,同样有效。这一重要发现发表于《科学》杂志上。但是,现实情况下,患者形成病理性记忆时有很多的环境组分,如灯光、音乐、图案等,而现有的记忆唤起-消退范式只是模拟某一环境组分的暴露,消除与该环境组分相关的记忆,对其他线索相关的记忆则没有影响。如何一次性消除多个环境相关联的成瘾记忆,成为攻关方向。
陆林课题组继续探索,开发出非条件性刺激唤起-消退模式,这一模式可更加彻底、有效地抹除与病理性记忆相关的所有环境组分。例如,让某个酒依赖患者少量饮酒后,唤起与酒精相关的所有成瘾记忆,再进行记忆消退训练。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广泛、有效地消除脑内存在的病理性记忆,破除了病理性记忆无法抹除的魔咒,也为其他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据介绍,情绪记忆是指个体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感受所形成的记忆,而遭遇灾难性事件、心理创伤或吸毒后形成的强烈情绪,会形成病理性记忆,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如焦虑、抑郁、创伤性应激障碍、成瘾等。
研究发现,病理性记忆并非一直稳定储存于脑内,而在遇到环境刺激时有一个唤起即再巩固过程,大约为6个小时,在这期间给予干预可以减弱甚至消除病理性记忆。另外,记忆存在消退过程,例如吸毒者再次接触吸毒环境会产生对毒品的渴求,但如果进入该环境却没有使用毒品,渴求就会逐渐减弱、消退。在临床上,基于记忆消退的情景暴露疗法常被用于治疗病理性记忆疾病,如恐怖症、强迫症、酒依赖等,但疗效并不理想,病理性记忆没有彻底从大脑中抹掉。
2012年,陆林课题组运用条件性线索唤起-消退心理学范式,让动物先进行记忆唤起,1个小时后再进行记忆消退,有效消除了成瘾动物的病理性记忆,这一范式被应用于海洛因成瘾者后,同样有效。这一重要发现发表于《科学》杂志上。但是,现实情况下,患者形成病理性记忆时有很多的环境组分,如灯光、音乐、图案等,而现有的记忆唤起-消退范式只是模拟某一环境组分的暴露,消除与该环境组分相关的记忆,对其他线索相关的记忆则没有影响。如何一次性消除多个环境相关联的成瘾记忆,成为攻关方向。
陆林课题组继续探索,开发出非条件性刺激唤起-消退模式,这一模式可更加彻底、有效地抹除与病理性记忆相关的所有环境组分。例如,让某个酒依赖患者少量饮酒后,唤起与酒精相关的所有成瘾记忆,再进行记忆消退训练。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广泛、有效地消除脑内存在的病理性记忆,破除了病理性记忆无法抹除的魔咒,也为其他精神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