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肺叶切除术有了精准指征
发布时间:2015-12-13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首席专家陈海泉教授率领的多学科综合诊治团队,历经3年多临床研究证实,肺癌患者不必全部施行肺叶切除术了,可应用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技术,从中精准筛选出一部分适宜施行亚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以降低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地保留肺功能。近日,该项“定义亚肺叶切除术指征”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肿瘤领域权威学术期刊《临床肿瘤学杂志》上。
陈海泉介绍,肺癌切除方式经历了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3次技术革命,其中肺叶切除术是当前公认的首选标准术式。但随着CT等检测设备灵敏性的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越来越多。传统的肺叶切除术造成的创伤是否过大?创伤较小的亚肺叶切除术是否可以达到与传统术式一样的效果?对此,陈海泉团队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临床探索和研究。
研究发现,即使病灶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外周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也分别达到了5.3%和6.6%,这表明肿瘤大小并不是决定是否应采用亚肺叶切除的精准指征。自2012年起,陈海泉团队对来院治疗的1650名临床Ⅰ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开展了基于精确病理诊断的亚肺叶切除术疗效评估及预后影响研究。研究发现,微浸润癌和原位癌患者实施亚肺叶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率和总生存率都很理想,而浸润型肺腺癌复发风险远高于微浸润癌和原位癌。因此,传统术式是浸润型肺腺癌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方式。陈海泉转换思路,认为术中对肺结节进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应该能在第一时间筛选出可以实施亚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最终研究发现,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和术后蜡块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95.95%,在此精准病理诊断下,对患者施行亚肺叶切除术,可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提示为浸润型肺腺癌患者,则需进行补充性的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陈海泉介绍,此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给复发低危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术,除精确划定手术范围外,可将内部脏器的损伤降至最低,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陈海泉介绍,肺癌切除方式经历了全肺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和亚肺叶切除术3次技术革命,其中肺叶切除术是当前公认的首选标准术式。但随着CT等检测设备灵敏性的提高,早期肺癌的发现越来越多。传统的肺叶切除术造成的创伤是否过大?创伤较小的亚肺叶切除术是否可以达到与传统术式一样的效果?对此,陈海泉团队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临床探索和研究。
研究发现,即使病灶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外周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也分别达到了5.3%和6.6%,这表明肿瘤大小并不是决定是否应采用亚肺叶切除的精准指征。自2012年起,陈海泉团队对来院治疗的1650名临床Ⅰ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开展了基于精确病理诊断的亚肺叶切除术疗效评估及预后影响研究。研究发现,微浸润癌和原位癌患者实施亚肺叶切除术后5年无复发率和总生存率都很理想,而浸润型肺腺癌复发风险远高于微浸润癌和原位癌。因此,传统术式是浸润型肺腺癌患者群体的最佳治疗方式。陈海泉转换思路,认为术中对肺结节进行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应该能在第一时间筛选出可以实施亚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最终研究发现,原位癌和微浸润腺癌患者快速冰冻病理诊断和术后蜡块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95.95%,在此精准病理诊断下,对患者施行亚肺叶切除术,可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如术中快速冰冻病理诊断提示为浸润型肺腺癌患者,则需进行补充性的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
陈海泉介绍,此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在于,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给复发低危的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亚肺叶切除术,除精确划定手术范围外,可将内部脏器的损伤降至最低,并提高手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