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技术探索无罪 但伦理不可越界

   近日,不少国内媒体援引外媒报道称,中国医学家“成功”为一只猴子实施了“换头术”,意大利独立外科医生卡纳韦罗公开表示,这让他与中国医生合作,在2017年年底完成世界首例人类“换头术”的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换头术”这一颇具争议的话题,再一次引起舆论关注。 
    不过,我们看到,此次中国医生取得动物实验进展的消息几乎全部为外媒报道,我国相关医疗机构和医生表现得非常低调,媒体、公众、医学专业人员也没有展开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很多人已经知道,这项医学试验由理论设想走向现实,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对医学技术的研究和探索本身无关是非,但任何技术走向临床都需遵从法律和伦理的底线。 
    “换头术”相关医学试验涉及中枢神经再生、肢体和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等众多医学领域高难技术。撇开伦理争议不谈,如果这些技术障碍无法逾越,“换头术”也不可能走向临床。 
    在报道此次猴子“换头术”时,一些媒体表示取得成功。但此次实验中,猴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没有被成功连接,换头以后的猴子仍是“高位截瘫”,而且出于伦理方面的考虑,医生在这只猴子存活20个小时后,就结束了它的生命。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冒着巨大风险“换头”,却在术后面临“高位截瘫”的生存状态,不见得值得尝试。一般人会问,这样的“换头术”实验可以算是成功吗?这样的技术能在人身上开展临床试验吗? 
    即使所有技术难题都被克服,“换头术”就能发生在人身上吗?实施头颅和躯干的异体移植,拥有来自两个人的思维意识和遗传物质,那接受手术的人应该被认为是谁?来自一个人躯体细胞的记忆是否会与另一个人的大脑认知产生矛盾?在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怎样的排异反应?人的社会属性是无法从技术角度进行衡量的,即使是患有绝症的人通过“更换躯体”来延续生命,也难免让人心里发毛。 
    伦理底线不可冒犯,但异体移植的伦理底线在哪里没有明确答案。公众舆论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力量,如果一项医学应用被绝大多数公众所抵制,那就应该被认为触犯了伦理底线。我们相信,中国医学界在类似问题上,会有来自伦理良知的考量。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