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中国乙肝诊疗新方案改写国际指南

  我国是乙肝大国,疾病诊疗面临巨大挑战。由南方医科大学侯金林教授领衔的“慢性乙型肝炎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关键技术推广应用”项目组,首创一系列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新方案,揭示影响慢性乙肝治疗应答和疾病进展的病毒学和免疫学机制,创新并推广肝纤维化和乙肝病毒定量新技术,全国近27万名乙肝患者已从中受益,成果先后被欧洲、美国、亚太以及中国肝病学会指南引用。该研究近日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耐药率高是我国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面临的重大挑战,治疗1年耐药发生率最高达14%,5年则高达70%。项目首创根据“路线图概念”设计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即对抗病毒治疗第24周疗效差的病人抢先干预,调整后续治疗方案。对全国24家研究中心的599名患者研究发现,这一新策略使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从61.2%提升至76.7%,耐药发生率从25.8%降至2.7%。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和安全性;首次提出针对耐药慢性乙肝患者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救援治疗新策略,使耐药患者持久应答率从3.8%提高至14.6%。项目组关于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乙肝的研究结果以及对特殊人群的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改写了美国、欧洲和亚太肝病学会指南。 

  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对于启动和调整患者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否则容易误判误治。项目组自主研制出新型乙肝病毒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其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和线性范围等质量参数与国际水平相当,而价格明显降低,已在全国100多家省(市)三甲医院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应用。针对传统肝组织纤维化半定量分析系统不能充分有效地反映复杂的组织学信息,不能满足临床实践需求这一缺陷,项目组首次提出并验证了结构学定量创新肝活检诊断的新技术。 

  针对乙肝发病沉默和隐匿性的特点,项目组通过大队列肝硬度测量的随访研究,确定了我国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的诊断界值以及肝硬化的无创诊断流程,使60%~80%的慢性乙肝患者免于肝活检。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