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婴儿性别失衡成因探明
发布时间:2016-03-13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试管婴儿技术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福音,但这种技术下诞生的婴儿中男孩多于女孩的问题也引起高度关注。中国研究人员从一项小鼠实验中发现,这个问题可能与X染色体失活机制被削弱有关。
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负责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告诉记者,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以来,体外受精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人类不育问题,目前已有540万名试管婴儿出生。随着试管婴儿这一群体越来越大,性别失衡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但是,其具体成因及如何预防仍没有明确的思路。
2011年,田见晖等人发现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培育的小鼠存在性别失衡问题。进一步研究显示,体外受精胚胎存在X染色体失活不足问题,他们推断这可能是导致性别失衡的主要原因。
田见晖解释说,X染色体失活是雌性胚胎在早期发育中经历的表观修饰事件。如果这一机制被削弱,会导致雌性胚胎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性别失衡。
经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X染色体失活机制与两个基因Xist和Rnf12有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补偿实验,研究人员成功将体外受精小鼠出生时的雄性比例由57.17%校正到51.92%,接近正常范围。
田见晖说:“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体外受精的培养体系,解决了体外受精性别失衡问题。”
田见晖表示,体外受精技术还存在流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风险,他们的研究也为揭示这些问题的分子机制并进行预防提供了重要指引。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人类试管婴儿存在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项调查显示,试管婴儿的男女比例为1.17∶1;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的比例为1.28∶1。性别失衡一方面意味着胚胎发育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影响。
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负责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告诉记者,自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以来,体外受精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人类不育问题,目前已有540万名试管婴儿出生。随着试管婴儿这一群体越来越大,性别失衡问题也会越来越凸显。但是,其具体成因及如何预防仍没有明确的思路。
2011年,田见晖等人发现利用体外受精技术培育的小鼠存在性别失衡问题。进一步研究显示,体外受精胚胎存在X染色体失活不足问题,他们推断这可能是导致性别失衡的主要原因。
田见晖解释说,X染色体失活是雌性胚胎在早期发育中经历的表观修饰事件。如果这一机制被削弱,会导致雌性胚胎发育异常,进而导致性别失衡。
经过一系列研究,他们发现,X染色体失活机制与两个基因Xist和Rnf12有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性补偿实验,研究人员成功将体外受精小鼠出生时的雄性比例由57.17%校正到51.92%,接近正常范围。
田见晖说:“我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出生性别比例失衡的内在机制,并且通过针对性地调整体外受精的培养体系,解决了体外受精性别失衡问题。”
田见晖表示,体外受精技术还存在流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等风险,他们的研究也为揭示这些问题的分子机制并进行预防提供了重要指引。
近年来,一些研究显示人类试管婴儿存在出生性别比失衡问题。比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项调查显示,试管婴儿的男女比例为1.17∶1;英国一项调查显示的比例为1.28∶1。性别失衡一方面意味着胚胎发育存在缺陷,另一方面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