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多点执业别成了叶公好龙
发布时间:2016-06-09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北京某三甲医院知名医生因多点执业被处分”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热传。消息称,该院两位科主任未经批准到民营医院多点执业,并在本院出诊期间,以无法做检查或缺乏晶体为由,多次将病人介绍到民营医院做手术;当事医生被医院免去学科中心主任职务,并扣罚10个月、12个月的奖金。对这一消息,有医生将其描述为“牢笼里的悲哀”,靠借力谋生的民营医院也对此极为关注。笔者多方打探,证实此事属实。
该事件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多点执业这一卫生行业推动多年但进展缓慢的改革举措,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很多疑虑,甚至还是敏感话题。多点执业的目的是解放医生、盘活资源、缓解就医难题,道理上没错,政府在力推,公众有期待。但北京这一事件暴露出,政府部门、公立医院、医生、民营医院以及患者,各方对于推进多点执业并没有达成共识,实现的路径、细则、规范等更无从谈起。
推进多点执业难,主要矛盾是公立医院和医生的关系,根本制约是现有的医院管理体制,比如医院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与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需要的环境不兼容。目前,公立医院的医生是单位人,与医院之间并非简单的契约关系。医生多点执业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当各方被推向多点执业时,都因为不适应而感到委屈。
民营医院抱怨,鼓励社会办医的关键是优质人才流动,公立医院不放人,民营医院发展就是空谈。很多医生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医院要求的门诊、手术、带教、科研等工作任务,再谋一份“兼职”,既符合国家的鼓励政策,又服务了更多患者,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说多点执业存在利益输送,如何客观界定?公立医院院长的苦恼是,病人排长队,运行压力大,还要承担政府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医护人员满负荷运转是常态,怎么能再把骨干力量放出去?多点执业能够缓解看病难,但患者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说好的“多一些选择”呢?
业内和社会上对北京这起医生被处罚事件的关注和争论,折射出当前推进多点执业的尴尬。各利益相关方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推进多点执业只能是口号。行业内建立不起规则,多点执业这个“游戏”就没办法“玩下去”。达成共识、明确规则,认定是好的,就要真正去做,别让鼓励多点执业成了叶公好龙。
该事件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多点执业这一卫生行业推动多年但进展缓慢的改革举措,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很多疑虑,甚至还是敏感话题。多点执业的目的是解放医生、盘活资源、缓解就医难题,道理上没错,政府在力推,公众有期待。但北京这一事件暴露出,政府部门、公立医院、医生、民营医院以及患者,各方对于推进多点执业并没有达成共识,实现的路径、细则、规范等更无从谈起。
推进多点执业难,主要矛盾是公立医院和医生的关系,根本制约是现有的医院管理体制,比如医院人事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等,与多点执业甚至自由执业需要的环境不兼容。目前,公立医院的医生是单位人,与医院之间并非简单的契约关系。医生多点执业后,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没有明确。当各方被推向多点执业时,都因为不适应而感到委屈。
民营医院抱怨,鼓励社会办医的关键是优质人才流动,公立医院不放人,民营医院发展就是空谈。很多医生认为,自己已经完成了医院要求的门诊、手术、带教、科研等工作任务,再谋一份“兼职”,既符合国家的鼓励政策,又服务了更多患者,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收入;说多点执业存在利益输送,如何客观界定?公立医院院长的苦恼是,病人排长队,运行压力大,还要承担政府部门交办的各种任务,医护人员满负荷运转是常态,怎么能再把骨干力量放出去?多点执业能够缓解看病难,但患者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说好的“多一些选择”呢?
业内和社会上对北京这起医生被处罚事件的关注和争论,折射出当前推进多点执业的尴尬。各利益相关方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推进多点执业只能是口号。行业内建立不起规则,多点执业这个“游戏”就没办法“玩下去”。达成共识、明确规则,认定是好的,就要真正去做,别让鼓励多点执业成了叶公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