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不让钱打水漂,需精准更需机制

  日前,3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落实今年基本公卫服务,要求各地根据本地项目内容和任务量,合理测算各项服务补助或支付标准(或采取当量法),按照购买服务机制拨付资金,并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可统筹用于经常性支出。通知指向的还是政府如何花钱购买健康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用钱提供好服务的话题。 
  今年,人均基本公卫服务经费提高到45元,具体到个人头上金额不大,但拨付到一个县域内却聚沙成塔。自2009年以来,各地不断探索基本公卫服务的落实路径。但在一些地方,基金使用不科学、不合理仍是掣肘。作为服务购买方,政府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支付“报酬”时,既可能截留、挪用,也存在简单地按照机构人员和支出水平核拨资金的现象,不知道如何花钱、不明确通过花钱达到何种目的成为症结所在。与此同时,一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使用政府拨付的资金时,思路不够清晰,要么钱花不出去,要么使用不够合理,出现村医、家庭医生团队的付出没有得到合理回报等问题,影响了人员积极性。 
  正是由于以上问题存在,各地在落实基本公卫服务的过程中,普遍出台严格的管理办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任务量作出规定,通过考核完成情况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靠“拿着鞭子”固然可以推动工作落实,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从事这项工作的积极性却没有得到释放。为完成任务而被迫开展的服务,无论如何都难以让老百姓感到贴心。 
  要将开展工作的外在压力转化为内在动力,基金使用需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可持续的诱导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政府的工作目标得以落地,又要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觉得有利可图,同时也要让资金流动链条中的各方都感受到公平性。比如,应当考虑村医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因素等特点,根据当量法合理确定支付标准;在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筹使用资金基础上,适当向家庭医生服务倾斜,激励更多的基层医务人员主动参与签约服务;在保障资金使用规范的前提下,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一定的自主权,将部分资金用于服务能力提升建设。 
  与医疗服务可以测算成本不同,基本公卫服务属于“花钱少、见效慢”的投资,根本目的在于让服务对象少得病、不得病。正因为如此,通过购买服务的杠杆提升辖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需要用巧力,瞄准靶心进行精准投放就更考验各地管理水平。谋定而后动、纲张则目举,不让钱打水漂,严谨负责的态度、科学合理的机制,缺一不可。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