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如何紧急应对
发布时间:2016-07-27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围手术期过程中,任何经静脉注入机体的麻醉药、非麻醉药和各种溶剂,或植入机体、与机体皮肤黏膜接触的物质,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如血液制品等本身含有抗原和抗体物质,能与循环中的抗体结合,激活补体,诱发超敏反应;有些药物、胶体液等被输入体内后,也会以抗原或半抗原形式与循环中抗体相互作用,激活补体,继而诱发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而导致过敏反应;也有药物输入体内后能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发生类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机制虽为非免疫性,但临床表现与超敏反应或经补体激活后的过敏反应几无区别。
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组胺释放的多少、药物剂量种类及输注速度有关。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过去10年来《中华麻醉学杂志》和《临床麻醉学杂志》报道的过敏反应以及涉及的药物,结果显示,围术期过敏具有不确定性,诱发原因诸多,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各异,无法预知哪位患者将会发生过敏,也无法预知哪种药物将会导致过敏。有时即便某患者是过敏体质,术中也不一定会发生过敏。但既往有过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围术期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会增高。我们要做的,就是围术期密切监护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早诊断,早治疗。
围术期过敏主要涉及四大系统:皮肤黏膜、胃肠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可以单一或多个系统同时受累。80%的过敏反应局限于皮肤黏膜,20%的过敏反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需用肾上腺素治疗。我们必须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尽早诊断,对症处理。确定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静脉给予激素,加快输液,密切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早准备好肾上腺素。对于清醒患者,必须给予面罩吸纯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恶心呕吐;全身麻醉患者还必须随时观察呼吸机气道压力。
有的患者静脉给药几分钟后,即在输液手臂上显现出明显的潮红、荨麻疹,甚至风团。如全身麻醉诱导后,有些患者前胸、颈项部出现明显潮红,主要原因可能是肌松药引发的组胺释放导致,术后皮肤试验可以得到证实。此类过敏多半不太严重,仅涉及单一系统,给予激素对症治疗,半小时后逐渐消失。有的患者则过敏反应较重,如不久前遇到的一泌尿外科患者,全身麻醉后,呼吸机气道压逐渐升高,听诊可闻及双肺啰音,给予气管内吸痰,痰少,气道压持续在35mmHg。我们排除其他原因后,考虑为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立刻给予抗过敏对症处理,气道压才慢慢降至20mmHg。
清醒状态的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医生必须及时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如有无皮肤瘙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等;全身麻醉的患者,我们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对症处理。在给予苯海拉明等H1受体阻滞剂抗过敏反应时,可以给予H2受体阻滞剂,有时H2和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能较好地阻断组胺引起的低血压、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于围术期过敏,最棘手处理的莫过于过敏性休克。起病急,发展迅速,必须立刻处理,及早扭转休克状态。尤其是顽固性低血压(血压常低于60/40mmHg),极易导致心脏骤停,必须高度重视。发生顽固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有:血管渗出增多尚未纠正,循环血量极度不足,酸中毒、低钙血症、低钠血症等,此时血管往往对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药呈现无反应性。我们曾遇一例过敏性休克,经快速大量补液补血、抗过敏、钙剂、儿茶酚胺等处理后,仍不见血压有回升迹象,于是给予静脉快速滴注碳酸氢钠150ml,结果血压迅速上升。
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适当给予高渗氯化钠,必要时可行血气分析。当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表现得无力时,还可以考虑使用非儿茶酚胺类药物,如血管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纳洛酮等,有时能增强儿茶酚胺的效应,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发生类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组胺释放的多少、药物剂量种类及输注速度有关。笔者回顾性地分析了过去10年来《中华麻醉学杂志》和《临床麻醉学杂志》报道的过敏反应以及涉及的药物,结果显示,围术期过敏具有不确定性,诱发原因诸多,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各异,无法预知哪位患者将会发生过敏,也无法预知哪种药物将会导致过敏。有时即便某患者是过敏体质,术中也不一定会发生过敏。但既往有过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围术期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会增高。我们要做的,就是围术期密切监护观察,一旦发生过敏反应,早诊断,早治疗。
围术期过敏主要涉及四大系统:皮肤黏膜、胃肠道、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可以单一或多个系统同时受累。80%的过敏反应局限于皮肤黏膜,20%的过敏反应较严重,甚至危及生命,需用肾上腺素治疗。我们必须通过密切观察,及时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尽早诊断,对症处理。确定过敏反应,必须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静脉给予激素,加快输液,密切观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早准备好肾上腺素。对于清醒患者,必须给予面罩吸纯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恶心呕吐;全身麻醉患者还必须随时观察呼吸机气道压力。
有的患者静脉给药几分钟后,即在输液手臂上显现出明显的潮红、荨麻疹,甚至风团。如全身麻醉诱导后,有些患者前胸、颈项部出现明显潮红,主要原因可能是肌松药引发的组胺释放导致,术后皮肤试验可以得到证实。此类过敏多半不太严重,仅涉及单一系统,给予激素对症治疗,半小时后逐渐消失。有的患者则过敏反应较重,如不久前遇到的一泌尿外科患者,全身麻醉后,呼吸机气道压逐渐升高,听诊可闻及双肺啰音,给予气管内吸痰,痰少,气道压持续在35mmHg。我们排除其他原因后,考虑为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立刻给予抗过敏对症处理,气道压才慢慢降至20mmHg。
清醒状态的患者,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医生必须及时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如有无皮肤瘙痒、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胸闷等;全身麻醉的患者,我们可以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对症处理。在给予苯海拉明等H1受体阻滞剂抗过敏反应时,可以给予H2受体阻滞剂,有时H2和H1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能较好地阻断组胺引起的低血压、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对于围术期过敏,最棘手处理的莫过于过敏性休克。起病急,发展迅速,必须立刻处理,及早扭转休克状态。尤其是顽固性低血压(血压常低于60/40mmHg),极易导致心脏骤停,必须高度重视。发生顽固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有:血管渗出增多尚未纠正,循环血量极度不足,酸中毒、低钙血症、低钠血症等,此时血管往往对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药呈现无反应性。我们曾遇一例过敏性休克,经快速大量补液补血、抗过敏、钙剂、儿茶酚胺等处理后,仍不见血压有回升迹象,于是给予静脉快速滴注碳酸氢钠150ml,结果血压迅速上升。
对于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适当给予高渗氯化钠,必要时可行血气分析。当血管对儿茶酚胺类药物表现得无力时,还可以考虑使用非儿茶酚胺类药物,如血管加压素或垂体后叶素、纳洛酮等,有时能增强儿茶酚胺的效应,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