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降压 尽早达标很必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张维忠:高血压是一个长期缓慢进展的疾病。它通过心脑血管的靶器官损害,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病。当你知道你的血压水平已经升高,那么控制血压就成为你一个最主要的任务。从理论上来说,尽快控制血压水平对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是有益的。目前临床研究也证明,尽可能早地,尤其是两周到四周内的血压控制,对于预防和减少心脑血管病事件是十分有益的。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让血压下降得尽可能快一点,早一点达到血压控制目标值,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关于高血压达标率,这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早期达标可能获益更大。在一个月内就能逐渐达标,在临床实践中已证实有很多的好处。最近的一些研究也提示,在一个月内达标,和一个月后达标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对愈后事件的差别。我们提倡,血压早期达标,这与血压监测、自测血压和家庭血压测量是分不开的。因为只有患者知道自己血压高或血压控制不好,他才能主动找医生来看病。医生如果发现患者没有达标的话,就会开出更合适的药进行治疗,所以我们说,这是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参与的,这将会大大促进建立早期达标理念。那么,如果不达标会有什么风险呢?如果不达标,有些血管损坏就会增加,心肌肥厚的状态也可能加重。高血压治疗尽管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但是早期达标是最基本的概念,应该让所有的患者和广大医生都知晓。患者要配合医生,只有医患有效配合,才能使这种达标的理念得到落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主任医师王继光: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最基本的纲领。早期达标所带来的益处是非常肯定的。比如提前一个月,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讲可能一个月并不重要,但如果把这一个月推广到三亿高血压患者,那么它就变成了三亿个月,三亿个月的降压获益对于高血压的直接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来讲,它就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说,我们要尽可能把血压尽快地降下来,尽快降低到目标水平。 
  我们说早期达标或者及时达标并不意味着你早上吃了药到了下午就达标了,或者晚上就达标了。这样的达标,也不见得一定是有利的。我们说的早期达标,应该是有一个患者来看病,下一次来看病的时候,最好是能够达标。也就是说,通常是两周、三周或者是四周的时间,血压能达标。如果血压还没有达标,一定要有比较明显的血压下降,比如说一个三级,或者说是有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就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月可能要有明显的下降。比如从180mmHg下降到160mmHg,再用几个星期降到140mmHg以下,甚至是130mmHg。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患者都在同一个时间点达标,但是应尽可能早地达到治疗目标。如果不达标,那我们就必须调整降压治疗方案,可以进行联合治疗,也可以加大药物的剂量,很多患者可能使用了足剂量的联合治疗才能够降压达标。患者要想知道自己的血压是不是达标了,什么时候达标了,就需要比较密切地进行血压监测。通过血压监测,我们一定能够更早、更及时地达到治疗目标。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