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吃粥是不可冒犯的禁区吗?!

  近几年,糖尿病的患者年龄逐渐降低,患者持续增多, 很多患者最大的困惑就是吃,尤其对于主食和水果的争议最大,今天就来谈谈最大的主食争议——粥! 

  从理论上来讲,作为主食的,无论干饭还是粥,成熟的原理都是淀粉吸水糊化,其分子结构完全展开,进入人肠道后可与淀粉酶充分接触而易于消化。只是粥的煮制时间更长,水分含量更多,所以淀粉糊化更充分,更容易被小肠内的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并吸收进入血液。所以,大部分人理解的糖尿病人不能喝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粥通常是早餐的主角,血糖也控制的很好,不见失控的情况出现,那么不是与这个理论很矛盾吗?其实,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首先,就是谷类的食用量。通常在制作干饭的时候,如果用了50克的大米,那么在做粥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少用些大米,因为粥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那么自然大米的使用量就会降低。而且实际上100克大米饭的GI是83.2为高GI, 100克大米粥的GI是69.4为中等GI。所以单纯地说只吃干饭,不吃稀饭,是非常武断的说法。 

  其次,就是食物的搭配最重要。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食材的搭配技巧更为重要。很多患者把碳水化合物是为畏途,其实只要搭配得到,是完全可以吃的开心健康。比如在谷类中掺入各种杂粮,不仅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数量保证血糖缓慢上升,而且通常粗粮中的镁含量都比较丰富,这种营养素是胰岛素的第二信使,促进胰岛素的各种效应的发挥,改善糖耐量,减少胰岛素的用量。比如黑米粥的GI是42.3,玉米面粥的GI是50.9,都为低GI食物。部分高镁的食物每百克的镁含量如下表: 

  所以说,糖尿病人,尤其是肠胃功能较差的老年糖尿病人和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糖尿病患者,没有必要完全舍弃粥,因为只要搭配合理,用量适度,不仅不会造成血糖快速上升,而且还可以通过合理的搭配,达到营养互补,提高营养素吸收率的目的。 

  正所谓,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恰当的搭配!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