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型医疗”更贴心
发布时间:2016-11-01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畅想2030——
层级就诊突破医院围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主任陈彪近两年来有点忙。去年,他出现在苹果公司新产品发布会的视频中,成为业内的明星专家;今年,北京市选取部分医院重点专科知名专家,推出知名专家团队工作模式,陈彪牵头的帕金森知名专家团队作为其中之一,率先探路医院内部层级就诊改革。
“找我看病的患者很多,但我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管不了那么多患者。”陈彪说,去年到宣武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高达4万余人次,其中七成为外地患者,他带领的13人团队就接诊了其中的1/3。“九成患者通过团队首诊就能解决问题,转到我这里来的患者约占一成。”因为层级就诊的推行,陈彪的专家门诊量从原来的每次20多人次减少到10余人次,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达到25分钟左右,保证了诊疗质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优化健康服务体系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阐述,提出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进行健康管理。“优化健康服务就要通过层级就诊将资源合理分配,同时进行团队整合,让医生各司其职,形成新的医疗生态。”在陈彪看来,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应该包括目标、团队、技术的整合。“尤其是老年医学,强调连续健康管理,需要建立预警机制,也需要监测机制,患者最需要的是有人管理,所以要按照医生的能力和分工不同,从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整合专科医生资源,从而带动生命全周期的管理。”
谈到未来15年如何发展,陈彪说,应该将医院内部知名专家团队层级就诊的模式放大至院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医院围墙。此外,还要推进自由执业,建立专家团队、医生工作室、基层医生三级专业网络,医生工作室由高层次医生组成,每人管理并带教5名~7名医生,对接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服务体系等。他希望他的团队未来能够从北京帕金森专家团队变成国家帕金森网络团队。
专家点评——
供给侧与需求侧金字塔要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很有指导意义,所谓的整合医疗其实是指将各种能够满足老百姓需求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建设健康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的需求呈正金字塔分布,常见病与多发病几乎占医疗机构总门诊量的七成左右。但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却呈倒金字塔型,显著特征是大医院专科医生团队强大,学科建设与技术水平高,而基层技术服务能力很弱。《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正是要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因此,优化健康服务的首要工作就是理顺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实现医疗服务供给与老百姓健康需求的一致,即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金字塔的重合。
夯实医疗服务供给“正金字塔”,底部建设非常关键。现阶段医疗资源被行政体系分割为县乡村或省市区三段,各自承担的任务定位不清,带来的问题是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配备严重弱化。整合医疗服务体系,需要打通行政区划,让人力资源内部流动起来,基层解决常见病,并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
县域内的医疗机构可以突破行政隶属关系整合到一起,建立科学的付费机制,变按项目付费为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同时依据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绩效考核,引导医疗机构朝着减少医疗成本消耗、减少疾病发生的目标发展。深圳市罗湖区正在探索类似改革,用属地居民的健康指标来考核基层医院,同时开展总额预付,保证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省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这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纲要》提出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的指标,控制慢病过早死亡同样有赖于整合型的医疗服务和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尽量从上游减少发病。慢性疾病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但现实生活中,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精力用在了事后控制,如果能够通过整合医疗服务体系,更多注重事中、事前控制,做到少得病、早发现,健康中国的梦想就会早实现。
数读《纲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15%;
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5年的29.3%降至25%左右。
层级就诊突破医院围墙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老年医学部主任陈彪近两年来有点忙。去年,他出现在苹果公司新产品发布会的视频中,成为业内的明星专家;今年,北京市选取部分医院重点专科知名专家,推出知名专家团队工作模式,陈彪牵头的帕金森知名专家团队作为其中之一,率先探路医院内部层级就诊改革。
“找我看病的患者很多,但我一个人即使有三头六臂也管不了那么多患者。”陈彪说,去年到宣武医院就诊的帕金森病患者高达4万余人次,其中七成为外地患者,他带领的13人团队就接诊了其中的1/3。“九成患者通过团队首诊就能解决问题,转到我这里来的患者约占一成。”因为层级就诊的推行,陈彪的专家门诊量从原来的每次20多人次减少到10余人次,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达到25分钟左右,保证了诊疗质量。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优化健康服务体系进行了浓墨重彩的阐述,提出从生命全周期的角度进行健康管理。“优化健康服务就要通过层级就诊将资源合理分配,同时进行团队整合,让医生各司其职,形成新的医疗生态。”在陈彪看来,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应该包括目标、团队、技术的整合。“尤其是老年医学,强调连续健康管理,需要建立预警机制,也需要监测机制,患者最需要的是有人管理,所以要按照医生的能力和分工不同,从患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整合专科医生资源,从而带动生命全周期的管理。”
谈到未来15年如何发展,陈彪说,应该将医院内部知名专家团队层级就诊的模式放大至院外,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医院围墙。此外,还要推进自由执业,建立专家团队、医生工作室、基层医生三级专业网络,医生工作室由高层次医生组成,每人管理并带教5名~7名医生,对接家庭医生、建立健康服务体系等。他希望他的团队未来能够从北京帕金森专家团队变成国家帕金森网络团队。
专家点评——
供给侧与需求侧金字塔要重合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整合型医疗服务很有指导意义,所谓的整合医疗其实是指将各种能够满足老百姓需求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建设健康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的需求呈正金字塔分布,常见病与多发病几乎占医疗机构总门诊量的七成左右。但医疗服务的供给侧却呈倒金字塔型,显著特征是大医院专科医生团队强大,学科建设与技术水平高,而基层技术服务能力很弱。《纲要》中特别提到,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正是要建立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因此,优化健康服务的首要工作就是理顺医疗服务体系的结构,实现医疗服务供给与老百姓健康需求的一致,即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金字塔的重合。
夯实医疗服务供给“正金字塔”,底部建设非常关键。现阶段医疗资源被行政体系分割为县乡村或省市区三段,各自承担的任务定位不清,带来的问题是村卫生室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配备严重弱化。整合医疗服务体系,需要打通行政区划,让人力资源内部流动起来,基层解决常见病,并开展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
县域内的医疗机构可以突破行政隶属关系整合到一起,建立科学的付费机制,变按项目付费为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同时依据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绩效考核,引导医疗机构朝着减少医疗成本消耗、减少疾病发生的目标发展。深圳市罗湖区正在探索类似改革,用属地居民的健康指标来考核基层医院,同时开展总额预付,保证老百姓少得病不得病,省出一部分经费用于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这就进入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
《纲要》提出重大慢病过早死亡率的指标,控制慢病过早死亡同样有赖于整合型的医疗服务和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尽量从上游减少发病。慢性疾病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但现实生活中,医疗服务体系的主要精力用在了事后控制,如果能够通过整合医疗服务体系,更多注重事中、事前控制,做到少得病、早发现,健康中国的梦想就会早实现。
数读《纲要》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30%,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15%;
15分钟基本医疗服务圈基本形成,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4.7人;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从2015年的29.3%降至2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