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的变与不变

  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11月13日在上海市正式发布,这是一年一度的第7次发布。2015年度的排行榜有哪些“变”与“不变”呢? 
  评议标准不变 榜单相对稳定 
  每年当排行榜发布时,总有人问:今年有什么变化?其实,就排行榜评议标准来说,“不变”和“稳定”正是主办方坚持的宗旨,如每年发放给专家的同行评议问卷不变、资料收集方法不变、统计分析方法不变、整个设计思路不变。 
  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评比主要参考了这一评比方式,即一年一度的专家调查问卷“声誉评估法”,权重占80%;每年的科研论文、科研成果产出占20%。其中让“最了解情况的同行专家来评选本专科的最佳医院”、让“最懂学科建设的专家”来评医院的“专科声誉”,也是复旦版排行榜坚持的“不变”原则。 
  排行榜自发布以来,一直有人“拷问”排行榜“凭什么评”“怎么评”。“怎么评”说起来似乎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的一项新调研发现,7年来,全国各医院的最佳专科声誉排名相对稳定。据统计,65%~68%的专科声誉排名没有变动;20%~25%的仅有“1位数”的变动;5%~8%的有“2位数”的变动,有“3位数”及以上变动的仅占2%以下。数据证实,复旦版排行榜是稳定的。每年排行榜如出现“过山车”般的激烈波动,只能说明评比方法有问题。 
  是不是最佳专科声誉排名相对稳定,就意味着排行榜“一成不变”?如真是这样,排行榜就失去了评比意义。虽80%的专科声誉权重贡献,使专科排名相对稳定,但因每家医院每年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获奖项目等不同,导致20%的科研产出计分不同,会使复旦版最佳医院排行榜每年的最终排名出现“微妙变化”。 
新增3个学科 不拒民营医院 
  排行榜今年新增急诊、重症科室、临床药学3个专科,参评学科总数达到了37个。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解释说,以往每家医院虽都有急诊、重症科室设置,但独立成科的少之又少,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管理,人员也不固定,缺乏“上榜”基础。以致一些“急诊医生”也抱怨,工作很辛苦,“排名”轮不上。 
  近几年,这一趋势得到改善,各医院愈来愈重视急诊、重症科室建设,尤其是三甲医院,急诊、重症科室相继独立成科,并逐步开始重视急诊、重症学科建设,“上榜”时机已成熟。同样,临床药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各大医院仅属一个“发发药”的辅助部门。而现在不同了,各大医院日益重视临床药学,处方点评、药物监测、药物讲座等临床药师学术活动蔚然成风。复旦版排行榜对新入学科的原则是:成熟一个,纳入一个;反之,也希望通过纳入评比后,促进学科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在专科入评问题上,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罗力认为,首先应立足于国情,我国人口已将近14亿,较美国的3亿多出11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使一些国外病人和医生数量很少的专科也能够有足够的病人和优秀的医生,所以复旦版医院排行榜评比的专科数量比美国要多出1倍以上(美国目前仅有17个科参评)。   医院管理研究所也接到个别医院的诉求,说所在医院的某特定专科非常强,要求列入排行榜的专科评议。但影响最终决定的,必须是有很多医院都对这个专科提出了入评要求,主办方不会因为个别医院有诉求,就增加专科评议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经3969多名同行专家的评议,今天的排行榜中再次出现了民营医院的身影,如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心外科排名第十,心血管病科被提名;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被提名。 

  有话要说 
  期望排行榜走向量化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 高解春 
  国际上,评比“最佳医院”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IHQ评估法”(医疗质量控制+声誉评估法),一是“声誉评估法”。拿美国来说,美国有一个医保联网数据库,数据库里有全美所有医院的规模、质量等重要数据。而我国目前没有这个数据库,怎么办?虽然我们很早就参照了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和国际Triangle研究中心的“医疗质量控制评定法”,但要获得中国医疗资源配置状况、各家医院诊疗结果,尤其是死亡率校正等信息非常困难。显然,采用“IHQ评估法”不符合中国国情,也不现实。最后决定采用美国在最佳医院评选中,对没有医疗质量控制数据基础评定条件的专科,以“专科声誉评估法”的方式,再辅以SCI论文影响因子总值、国家级获奖情况等要素,制定了首个中国专科声誉排行榜和最佳医院排行榜的评选方法。 
  以一家医院的疾病疑难系数、死亡校正率等“量化”指标来衡量、测评医院的实时状况是最科学、最可靠的,但主办方面临“两难”:一是目前拿不到医院的“定量数据”,即便好不容易拿到了,怕有造假不敢用,即便敢用,因缺少部队医院这块,至少可及性差、不完整;二是等待全国医院联网、数据共享时代到来还遥遥无期。 
  在临床产出上,谁都想“量化”,但在实际行动上,谁都不支持“量化”。目前复旦版医院排行榜的科研产出已经做到了“量化”,因为每家医院都有一个HIS系统,内有医院排行榜所需的所有量化数据。目前上海市通过健康网,已经实现了与各家医院HIS系统的实时联网;但仅有上海一家不行,全国联网才行。我们呼吁并希望,以后凡要参加复旦版排行榜的临床评比,就“贡献”出HIS系统的数据,供专家参考分析。这样做估计很难,要走的路还很长,但不管有多难,在“气候”适合时,我们会逐步探索尝试应用HIS系统数据“量化”分析。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争取早日向全国贡献一个“量化”的、中国式“IHQ评估法”产生的复旦版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 
  国内医院的数据系统正在建设和加强中,就目前来说,数据报送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数据的准确性、全面性、代表性也有待加强。排行榜主要通过同行专家评议来产生,其品质取决于评议专家的权威性和敬业程度。排行榜工作的改进,期待国内外同行多提宝贵建议。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