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革命下的医疗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7-02-26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重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便民服务,并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的保护制度。《意见》释放的一些信号,对医疗领域意味着什么?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互联网企业管理者和相关专家。
惠及全民是初衷也是目的
任何一项技术的出现,其目的多是为了惠及全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如此。而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更是将两者自身所带的能量加倍释放。正如《意见》所指出,要推进信息服务惠及全民,重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依托移动互联网广泛覆盖和精准定位等优势,加快向街道、社区、农村等延伸,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公司CEO余中看来,移动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借助移动互联网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易于部署及延伸覆盖等特点和优势,与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为广大民众提供由手机App支持的如门诊挂号、检测结果查询、跟踪随访、远程医疗咨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我国移动互联网服务发展迅猛,消费者智能手机普及率全球第一,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承载的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很好的可及性。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健康产业势头强劲。其中,互联网的加入为这一产业提供了更多为民服务的可能。《意见》提出,在深入开展项目论证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作用,大力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保障项目落地和可持续实施。对此,余中认为,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产业,互联网应用的多样性和普及性、互联网生态及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产生了大批专注互联网的投资基金,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本。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健全,对各类医疗及民生保障项目的开展及准入进行充分论证后,积极引导和鼓励互联网投资基金,将社会资本投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民生保障项目的落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患者隐私请一道护身符
在传统医疗方式下,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等医疗信息,一般只在医疗机构(医师)与患者之间知悉和掌握。而在互联网医疗中,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等传输工具的介入,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很容易也很可能被医患之外的其他第三方获得,并且可说是愈便捷、愈风险。此次《意见》明确强调,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严格规范收集使用用户身份、地理位置、联系方式、通信内容、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行为,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这一规定可以说为患者隐私请了一道护身符。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指出,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等医疗信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隐私权,必须注意提升其安全性。尽管我国现有的《刑法》《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对病历资料的保护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欠缺措施性规定,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求。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对互联网医疗中的病历资料进行复制和封存,互联网医疗中的减轻或者免除责任声明是否可以构成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企业的有效抗辩事由等。毫无疑问,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医学技术更深层次结合,新的法律问题还会不断涌现。
患者信息安全如何保护也是个大问题。曹健说,目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未明确机构外部互联网医疗实施过程中收集的个人健康相关隐私信息的管理和保护责权,建议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或者对《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完善,将个人信息纳入其管理范围。美国的HIPAA就是通过2013年最大的一次修订,明确了其适用于所有移动设备的应用以及所有应用于健康信息的移动技术。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改变患者通过在线问诊、开药出现问题时无处维权的现状。在美国很少出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医生大部分可以独立执业和多点执业,医疗行为的责任主体就是医生个人,每位医生都对其处方和诊疗负担责任,同时他们还会购买医疗纠纷保险。目前,我国正逐步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也可以参照美国明确医生是医疗行为的责任主体,并通过推行医疗纠纷保险来保障医生的权益。
数据开放让人兴奋让人忧
一直以来,政府、医院及相关部门不轻易放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数据,成为企业和研究者利用数据“掘金”的障碍。不过,这一点随着《意见》的发布,可能会有所改变。《意见》指出,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利用,优先推进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曹健指出,互联网医疗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进而达到预防、预测的目标。而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把人群细分,对病人个体化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解读,给出精准解决方案,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做支撑。
看准互联网医疗这块蛋糕,并想在其中有所作为的余中更是看重数据的重要性。他说,尽快制定和完善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数据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是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另一方面也是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使用规范,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利用,特别是在民生保障服务方面,如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推动相应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对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创新医疗健康服务开展意义重大。
曹健表示,政府数据开放固然好,但是一定要合规,这就是为什么《意见》在提及“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的前面,加了一段不能缺失的前提,那就是“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在这里,政府要把好关,处理好可能的各种情况,同时还要做好数据公开化后的应对工作,比如定价等。另外,作为未来可能的使用方,要严格遵纪守法,合规应用。
“重问诊”模式将更有潜力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技术不仅可以改变生活,而且这种改变可能会是彻彻底底的。而对未来将会有什么技术,《意见》都有明确要求。具体来讲就是加快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和成果转化,推动核心软硬件、开发环境、外接设备等系列标准制定,加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布局,尽快实现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互联网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了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但医疗健康行业是最后一个堡垒,目前还没有真正经过互联网的洗礼。现在,互联网、物联网改造医疗健康行业的机会来了。”余中预测,互联网医疗在未来3年~5年里将面临移动互联网/IT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与医学指南的人工智能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人类智能)的有机结合,开展机器与人协同提供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新时代。
曹健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不再是传统医疗的补充,而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同时,由于互联网医疗行为更容易实现标准化、流程化,通过对现有医疗健康行为的改造和颠覆,未来个体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更易趋向标准化。
而提及互联网医疗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曹健强调非“重度垂直”莫属。所谓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完整医疗服务链条,让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曹健表示,目前“轻问诊”模式的产品较多,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重问诊”模式的产品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方面可一键解决,将更有发展潜力。对于医院而言,“重问诊”模式有利于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减少医患矛盾。
惠及全民是初衷也是目的
任何一项技术的出现,其目的多是为了惠及全民,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如此。而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更是将两者自身所带的能量加倍释放。正如《意见》所指出,要推进信息服务惠及全民,重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交通、旅游、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公安、司法等便民服务,依托移动互联网广泛覆盖和精准定位等优势,加快向街道、社区、农村等延伸,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经纶世纪医疗网络技术公司CEO余中看来,移动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就是要借助移动互联网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易于部署及延伸覆盖等特点和优势,与基本医疗服务有机结合,为广大民众提供由手机App支持的如门诊挂号、检测结果查询、跟踪随访、远程医疗咨询等一系列便民服务。我国移动互联网服务发展迅猛,消费者智能手机普及率全球第一,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承载的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很好的可及性。
作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健康产业势头强劲。其中,互联网的加入为这一产业提供了更多为民服务的可能。《意见》提出,在深入开展项目论证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作用,大力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保障项目落地和可持续实施。对此,余中认为,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科技产业,互联网应用的多样性和普及性、互联网生态及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居于全球领先地位,产生了大批专注互联网的投资基金,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本。通过政府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制定与健全,对各类医疗及民生保障项目的开展及准入进行充分论证后,积极引导和鼓励互联网投资基金,将社会资本投入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基本医疗服务,将对推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民生保障项目的落地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患者隐私请一道护身符
在传统医疗方式下,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等医疗信息,一般只在医疗机构(医师)与患者之间知悉和掌握。而在互联网医疗中,由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等传输工具的介入,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很容易也很可能被医患之外的其他第三方获得,并且可说是愈便捷、愈风险。此次《意见》明确强调,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完善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保护制度,严格规范收集使用用户身份、地理位置、联系方式、通信内容、消费记录等个人信息行为,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这一规定可以说为患者隐私请了一道护身符。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研究员曹健指出,诊疗记录和病历资料等医疗信息,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隐私权,必须注意提升其安全性。尽管我国现有的《刑法》《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和《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等法律法规对病历资料的保护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这些规定欠缺措施性规定,操作性不强,无法适应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需求。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医疗引发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很多。例如,如何对互联网医疗中的病历资料进行复制和封存,互联网医疗中的减轻或者免除责任声明是否可以构成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企业的有效抗辩事由等。毫无疑问,随着互联网科技和医学技术更深层次结合,新的法律问题还会不断涌现。
患者信息安全如何保护也是个大问题。曹健说,目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制定的《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未明确机构外部互联网医疗实施过程中收集的个人健康相关隐私信息的管理和保护责权,建议通过制定相关法规来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或者对《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完善,将个人信息纳入其管理范围。美国的HIPAA就是通过2013年最大的一次修订,明确了其适用于所有移动设备的应用以及所有应用于健康信息的移动技术。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来改变患者通过在线问诊、开药出现问题时无处维权的现状。在美国很少出现这种问题,因为他们的医生大部分可以独立执业和多点执业,医疗行为的责任主体就是医生个人,每位医生都对其处方和诊疗负担责任,同时他们还会购买医疗纠纷保险。目前,我国正逐步放开医生自由执业,也可以参照美国明确医生是医疗行为的责任主体,并通过推行医疗纠纷保险来保障医生的权益。
数据开放让人兴奋让人忧
一直以来,政府、医院及相关部门不轻易放过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数据,成为企业和研究者利用数据“掘金”的障碍。不过,这一点随着《意见》的发布,可能会有所改变。《意见》指出,在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利用,优先推进民生保障服务领域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曹健指出,互联网医疗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为他们提供更精准、更匹配的医疗服务,进而达到预防、预测的目标。而精准医疗的核心是把人群细分,对病人个体化行为和数据进行精准解读,给出精准解决方案,但是这个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的医疗数据做支撑。
看准互联网医疗这块蛋糕,并想在其中有所作为的余中更是看重数据的重要性。他说,尽快制定和完善用户个人信息收集与使用、数据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一方面是保护用户个人隐私,另一方面也是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使用规范,推动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利用,特别是在民生保障服务方面,如医疗健康服务领域,推动相应的政府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对提供基于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创新医疗健康服务开展意义重大。
曹健表示,政府数据开放固然好,但是一定要合规,这就是为什么《意见》在提及“政府数据向社会开放”的前面,加了一段不能缺失的前提,那就是“保障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在这里,政府要把好关,处理好可能的各种情况,同时还要做好数据公开化后的应对工作,比如定价等。另外,作为未来可能的使用方,要严格遵纪守法,合规应用。
“重问诊”模式将更有潜力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技术不仅可以改变生活,而且这种改变可能会是彻彻底底的。而对未来将会有什么技术,《意见》都有明确要求。具体来讲就是加快移动芯片、移动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位置服务等核心技术突和成果转化,推动核心软硬件、开发环境、外接设备等系列标准制定,加紧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微机电系统等新兴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布局,尽快实现部分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在全球率先取得突破。
“互联网以雷霆万钧之势颠覆了几乎所有的传统行业,但医疗健康行业是最后一个堡垒,目前还没有真正经过互联网的洗礼。现在,互联网、物联网改造医疗健康行业的机会来了。”余中预测,互联网医疗在未来3年~5年里将面临移动互联网/IT技术与医疗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与医学指南的人工智能与广大医务工作者(人类智能)的有机结合,开展机器与人协同提供智慧医疗健康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新时代。
曹健认为,未来互联网医疗不再是传统医疗的补充,而是一种真正的融合。同时,由于互联网医疗行为更容易实现标准化、流程化,通过对现有医疗健康行为的改造和颠覆,未来个体诊疗和健康管理流程更易趋向标准化。
而提及互联网医疗未来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曹健强调非“重度垂直”莫属。所谓重度垂直,是指企业通过自建或整合某个细分疾病领域的完整医疗服务链条,让消费者可以在一个企业平台上获取一站式完整闭环医疗服务的商业模式。曹健表示,目前“轻问诊”模式的产品较多,但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对于患者而言,使用频率低,对医生无依赖,对软件的信任感低;对于医生而言,没有患者数据,学术价值低,且比较随意。“重问诊”模式的产品让就医问诊变得更垂直、高效,在预约挂号、导诊就诊、看数据等方面可一键解决,将更有发展潜力。对于医院而言,“重问诊”模式有利于科学安排资源,减少运营压力;对于患者而言,可以减少就医时间与费用;对于医生而言,可以提升自我价值,减少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