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园地

看牙为什么要拍片

  许多朋友就诊看牙,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医生在初步检查后,会请患者去拍片,这些片子的名字五花八门,牙医管它们叫“小牙片”、“全景片”、“牙科CT”等,这些专业名词往往让患者弄不清。甚至有些患者不理解,为什么我看个牙,张嘴就可以看到,还需要拍片呢?做个根管治疗,前前后后还要拍好几张,有必要吗?其实牙科拍片作为常规辅助检查对医生的准确诊断和治疗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拍片不可替代   我们的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是露在口腔内的部分,而下方的牙根就像树根一样埋在颌骨里面,肉眼不可见。牙冠的最外侧是牙釉质,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与其内侧的牙本质一起保护着核心的牙髓组织。虽然通过口内检查,医生能诊断牙冠表面的病变,但如果病变发展到内部的牙本质、牙髓,或者埋在颌骨里的牙根,就需要有透视功能的X线片来观察了。X线片除了能帮助我们了解牙齿的病变情况,还可以了解牙齿周围“土壤”——牙槽骨里面的异常情况。因此X线片辅助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结合问诊以及临床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诊断及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有的时候,X线片甚至是确诊或者确定治疗计划的关键。   牙片大致分三类   小牙片 我们最常使用的牙科X线片,医生们通常称其为“小牙片”,它的学名叫作根尖片,只有3厘米~4厘米大小,是X线片家族里面最迷你的成员。拍摄的时候,需要把未曝光的胶片放到患者口内被照牙齿的旁边。一张完美的小牙片能显示被照牙牙釉质、牙本质、牙髓以及周围骨的影像,能够诊断牙齿以及周围牙槽骨的病变。   全景片 迷你的小牙片通常只能看到1颗~3颗牙齿的范围,如果需要评估全口牙齿和周围颌骨的情况,则需要拍摄一张包含所有牙齿信息的大片子。这种X线片类似于照相机的全景拍摄功能,通过绕颌骨旋转拍摄的方式一览众牙。因此对于存在多颗牙齿病变、牙周病骨质吸收、修复正畸制定治疗计划、外科拔智齿以及下颌骨病变等情况,全景片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的。   牙科CT 牙科CT是近年来口腔影像诊断检查中的一颗新星,特别适合牙齿硬组织的三维显像。自从有了它,牙医们终于不用把牙齿拔出来就可以看清三维立体的牙了。对于上述两种二维影像中傻傻弄不清楚的复杂重叠结构,牙科CT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空间信息。特别是对于评估复杂疑难的根管系统、埋伏阻生的牙齿、种植牙位点等,牙科CT的检查越来越普遍。   辐射剂量很低   根管治疗 龋病如果没有早期治疗,发展到牙髓引起发炎就需要做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前后需要拍摄3张~5张小牙片。术前片用于判断疾病进展情况,有无累及牙根下面的骨头;术中示踪片,用于判断根管预备的情况,是否成功打通整条根管;术后片,判断根管充填是否完美。有时还需要追加拍摄术后几个月后随访片,观察愈合情况。许多患者抱怨拍片太多,其实医生们是用X线检查的方式为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保驾护航,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一些疑难的根管,如多根管系统、弯曲根管、C形根管,就需要拍摄牙科CT了。   拔智齿 很多年轻朋友都碰到过智齿发炎的情况,对此牙医们的建议是早拔早轻松。但在拔除智齿之前,X线片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让我们了解智齿埋的深浅、有几个牙根、拔出来之前会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距离颌骨内的神经管有多近,会不会容易误伤等。对于一些复杂的智齿,牙科CT会告诉我们更多的三维信息,比如从哪里挖个洞找到它最近,比如神经管具体在智齿的哪个方向走形,如何避开它等。   种植术前术后 牙科CT促进了牙齿种植的发展,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判断骨高度还可判断骨的厚度,还可以评估种植“土壤”周围的情况,让种植越来越安全。种完以后,拍摄一张术后片,就可以看到种植牙有没有在设想的位置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牙科X线片检查相对于全身检查来说,辐射剂量是很低的,患者朋友们大可不必担心。当医生认为需要通过X线片来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时,拍摄往往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