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煤集团总医院就为一位孕妇在手术过程中,成功实施了自体血回输技术,挽救了她的生命。这也是我省开展的首例产科自体血回输技术。
10月31日11点50分,伴随着急促的“呜啦”声,一辆救护车驶入阳煤集团总医院。21岁的王女士怀孕29周,突发胎盘早剥,引起宫腔内大出血。从三矿医院转入阳煤集团总医院时,她已经意识模糊,血压偏低,呈出血性休克。在检查过程中,又发现一个坏消息,患者血型为RH阴性AB型血,俗称熊猫血,整个阳泉地区都找不到适配的血型。
“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必须马上输血,否则患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麻醉科主任李斌说。
一方面患者急需输血,一方面没有合适血源,怎么办?
李斌和妇产科主任武会军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自体血回输技术。
阳煤集团总医院自从在2015年引进自体血回输技术后,已在骨科和普外科手术中实施了200余例自体血回输手术。但在产科中却一次也没有。
“因为产妇的血比较特殊,当中可能混有羊水、胎儿粪便等东西,很容易诱发羊水栓塞及其他问题,因此自体血回输技术在剖宫产手术中使用受到限制,以往的产科大出血手术都是靠输注大量库存血来补充血细胞。”李斌说。
但当时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们多想,对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必须分秒必争。
李斌当机立断,决定为王女士实施自体血回输技术。上报医务科后,他又向患者家属详细说明了自体血回输技术的优点并征得了对方同意。
下午1点45分,患者开始手术。平时只需6人的剖宫产手术,那天动用了近20名医护人员。医务科科长董建军坐镇指挥,李斌和武会军亲自实施手术,妇产科和麻醉科几乎全员出动。
手术过程中,患者再次出血950毫升,李斌沉着冷静,当场用机器收集、过滤、分离、清洗、净化,最终成功回收400毫升患者的自体血液,并全部输回她体内。一个小时后,看着患者的血压逐步恢复,生命体征趋向平稳,脱离了生命危险,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从血液回收到净化处理再到回输,只要30分钟左右,节省了配血时间,提高了患者抢救效率。”李斌说,由于二胎政策的放开,再次剖宫产的产妇明显增多,而这些人往往伴有年龄偏大、斑痕子宫等问题,产后大出血的风险随之增加,输血的需求就会提高。这时候,自体血回输技术就会派上大用场。
李斌介绍,跟异体输血相比,自体输血的优势在于:自体血中含有较高的新鲜红细胞,携氧能力高。自体输血可以避免用他人的血液引起的免疫、交叉反应,如发热、寒战、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还可以杜绝输血传播疾病,如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总的来说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