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卫科技创新迎接新机遇
发布时间:2018-01-28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近日,医学科技领域的年度盛会再度举行。《健康报》社与相关医学科技机构在京联合举办2018年中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主论坛上,与会嘉宾分享了我国医学科技创新最新进展、未来布局及愿景。
医卫科技领域喜事连连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大奖均花落传染病防控领域,在行业内外被大力点赞。
“作为一名医疗和科技工作者,这次获奖是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是全国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领域协同创新的巨大成果。”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介绍,项目团队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四大体系和两大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赢得世界赞誉。“新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还会出现。‘中国模式’‘中国技术’还要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安全、‘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以及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也晒出新药研发领域的成绩单:“十三五”临床药物创新品种明显增加,已进入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的约有130多个创新药,其中24个已经获批。不仅如此,现在研究新药往往都是“双报、双批”,这意味着验收水平要达到国际规范要求。
“由于提高了新药审评审批速度和效率,一批创新药物和临床急需药物获准上市,如苹果酸诺奈沙星、奥希替尼、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ev71疫苗等;一批全球新药获准进入临床,如马来酸艾维替尼片等。药品注册申请数量由2015年积压最高峰时的2.2万件减少到近4000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李金菊介绍。
创新布局聚焦健康中国
“慢病疾病负担加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产业转型升级形势紧迫,这都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需要关注的重大需求。”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尽管药物器械研发能力在逐步提高,但90%以上的专利药、中高端医疗器械仍依赖进口。“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党的十九大等相继为我国卫生与健康和科技创新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要协同推进科技计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完善配套的体制机制。”该负责人介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项科技计划为纲,协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园区等科研基地建设。这些基地与全国200多所医学高等院校、近300家医药科研机构、近3万家医疗机构和大量医药卫生企业,共同构成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从国家重大专项布局来看,‘十三五’期间卫生与健康领域专项的数量和经费都是最多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了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研究、精准医学研究等8个重点专项。目前,科技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聚焦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从能力建设、重大前沿突破。
我国目前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11个疾病领域布局建设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吴远彬介绍,下一步将强化主体责任,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引领中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领域和区域布局,强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第四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申报涉及儿科、骨科等疾病领域,还涉及检测、中医临床研究等,目前已有124家医疗机构进行申报。此外,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省建设了231家地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未来将在政策、条件、经费、项目上对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更多倾斜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考核和评估。”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一定要明确功能定位,特色鲜明。比如,西部地区可根据当地疾病谱开展研究,通过省部共建,形成稳定的支撑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负责人同时表示,要配合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成果收益分配,不断激发人才的科技创新积极性。“科学家有新发现或发明,要得到收益。这实际上就是要有产权制度、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激励。”
积极拥抱国际创新大潮
2017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为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药物临床审评审批的法规标准取得巨大进步,得到了国际认可。”桑国卫说。
“当下,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有很大的变革。过去主要是筛选出有效人群,而现在则是通过患者生物学、基因组学的筛查差异,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精准治疗;过去强调药代动力学、体内代谢、直接疗效、不良反应,现在更加关注预测的生存、研究终点及分子标记物。临床试验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对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桑国卫指出,临床医生要特别关注变化,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准则的临床药物实验设计、实施、管理、核查和评价技术新模式。
李金菊介绍,我国规定,在境外多中心取得临床试验数据,符合中国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要求的,可用于中国申报注册申请。
“创新科技如何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的素养已经成了医疗系统重要的话题。”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林国庆说,在新工业4.0时代,医疗行业涌现出很多热点话题。“大数据世界如此巨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追踪动向。”林国庆说,通过机器学习,医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病例、开展合作。机器学习会随着所得数据的增加而提升它的准确性,拥有最多的数据机构将会成为市场的赢家。
医卫科技领域喜事连连
在日前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两项大奖均花落传染病防控领域,在行业内外被大力点赞。
“作为一名医疗和科技工作者,这次获奖是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具体体现,是全国传染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领域协同创新的巨大成果。”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介绍,项目团队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创立了代表“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的新发传染病防控四大体系和两大平台,成功防控了2013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赢得世界赞誉。“新发传染病始终是全球安全的重大威胁和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一些旧的传染病被控制,一些新的传染病还会出现。‘中国模式’‘中国技术’还要不断完善,为保障国家安全、‘一带一路’的战略实施以及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桑国卫院士也晒出新药研发领域的成绩单:“十三五”临床药物创新品种明显增加,已进入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的约有130多个创新药,其中24个已经获批。不仅如此,现在研究新药往往都是“双报、双批”,这意味着验收水平要达到国际规范要求。
“由于提高了新药审评审批速度和效率,一批创新药物和临床急需药物获准上市,如苹果酸诺奈沙星、奥希替尼、重组埃博拉病毒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ev71疫苗等;一批全球新药获准进入临床,如马来酸艾维替尼片等。药品注册申请数量由2015年积压最高峰时的2.2万件减少到近4000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李金菊介绍。
创新布局聚焦健康中国
“慢病疾病负担加剧、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产业转型升级形势紧迫,这都是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需要关注的重大需求。”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负责人指出,目前我国医药工业已经是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尽管药物器械研发能力在逐步提高,但90%以上的专利药、中高端医疗器械仍依赖进口。“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党的十九大等相继为我国卫生与健康和科技创新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要协同推进科技计划、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完善配套的体制机制。”该负责人介绍,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各项科技计划为纲,协同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园区等科研基地建设。这些基地与全国200多所医学高等院校、近300家医药科研机构、近3万家医疗机构和大量医药卫生企业,共同构成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主体力量。
“从国家重大专项布局来看,‘十三五’期间卫生与健康领域专项的数量和经费都是最多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启动了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研究、精准医学研究等8个重点专项。目前,科技部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纲要》,聚焦生物技术发展前沿,从能力建设、重大前沿突破。
我国目前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11个疾病领域布局建设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针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发展,吴远彬介绍,下一步将强化主体责任,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引领中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领域和区域布局,强化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协同创新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第四批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申报涉及儿科、骨科等疾病领域,还涉及检测、中医临床研究等,目前已有124家医疗机构进行申报。此外,到目前为止,已有22个省建设了231家地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未来将在政策、条件、经费、项目上对国家临床医学中心更多倾斜支持,同时进一步加强考核和评估。”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一定要明确功能定位,特色鲜明。比如,西部地区可根据当地疾病谱开展研究,通过省部共建,形成稳定的支撑机制。”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负责人同时表示,要配合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成果收益分配,不断激发人才的科技创新积极性。“科学家有新发现或发明,要得到收益。这实际上就是要有产权制度、产权结构的调整和激励。”
积极拥抱国际创新大潮
2017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成为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正式成员。“这意味着,我国药物临床审评审批的法规标准取得巨大进步,得到了国际认可。”桑国卫说。
“当下,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有很大的变革。过去主要是筛选出有效人群,而现在则是通过患者生物学、基因组学的筛查差异,来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精准治疗;过去强调药代动力学、体内代谢、直接疗效、不良反应,现在更加关注预测的生存、研究终点及分子标记物。临床试验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对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桑国卫指出,临床医生要特别关注变化,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通行准则的临床药物实验设计、实施、管理、核查和评价技术新模式。
李金菊介绍,我国规定,在境外多中心取得临床试验数据,符合中国药品医疗器械注册相关要求的,可用于中国申报注册申请。
“创新科技如何推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的素养已经成了医疗系统重要的话题。”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林国庆说,在新工业4.0时代,医疗行业涌现出很多热点话题。“大数据世界如此巨大,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追踪动向。”林国庆说,通过机器学习,医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病例、开展合作。机器学习会随着所得数据的增加而提升它的准确性,拥有最多的数据机构将会成为市场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