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为改革贡献基层的智慧

  疾控体系改革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积极鼓励各地改革创新,及时发现并总结推广基层经验,助力破解政策难题。那么,近些年各地围绕体系改革发展都进行了哪些有益探索和尝试?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和采访。 
  
  医防结合: 
  
  向全生命周期服务转变 
  
  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健康因素进行监测评价等是既往疾控体系的基本职能,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为百姓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因此,在完善原有职能的基础上,优化和拓展疾控体系功能就成为疾控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实现医防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自2011年起,上海市以全面落实“医防融合”和“全程服务与管理”为目标要求,拓展和完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中的功能定位,推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管理转变。例如,该市构建和完善覆盖市和区疾控中心、市健康促进中心、市和区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市和区级医疗急救中心以及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全专结合、分级诊疗”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建立实施双向转诊、会诊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业指导、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评价等工作制度,有效促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与临床医疗服务体系的有机融合与有序衔接,强化落实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协同。 
  
  在体制机制上,广东省深圳市探索建立了“总额管理、结余奖励”的基层医疗(健康)集团医保协议机制,建立区公共卫生专业技术机构专家驻点社康中心制度,促进基层医疗集团医防结合,同时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与基层医疗(健康)集团资源、服务等有机整合,发布《深圳市民健康手册》,制定社区健康服务、家庭医生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优化升级社区健康服务平台,推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属地化、分片包干管理,提高市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获得感。 
  
  陕西省通过发挥公立医院对公共卫生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疾控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分工协作机制,将传染科等科室建设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实行一票否决。目前,陕西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均成立了公共卫生管理科或疾病预防控制科,107个县(区)的结核病、艾滋病诊疗工作全部由疾控机构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在省结核病防治院建立全省结核病诊疗质控中心,联合医政部门开展专项督导2次,共同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 
  
  信息化建设: 
  
  助力健康管理 
  
  实现全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和公共卫生大数据应用,打通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各类重点人群健康管理中信息不通的瓶颈,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湖北省宜昌市通过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成“健康服务联合体”,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系统与转诊协作、远程医疗、健康管理三大信息平台对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进行分析,既能向签约服务对象实时推送健康信息,又能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监测评价报告和干预建议。此外,宜昌市借助智慧城市平台,以慢性病防控为重点,利用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整合全市健康管理信息,创新疾病监测模式,实施“大数据+健康管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提升数据的使用效率是关键点之一。上海市通过打造服务应用“云平台”,面向健康服务管理的对象、提供者和管理者,开展“上海市健康管理云平台”建设,打通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此外,推进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提高公众对健康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已初步实现主要慢性病高危人群自动筛查和推送、支撑医疗机构和家庭医生协同服务、支撑社区医务人员支持患者和居民开展自主健康管理等功能,服务应用覆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在提升健康管理水平的同时,上海市以建立完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结核病等综合防治服务体系以及组织开展“上海市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等为契机,进一步厘清疾控机构的技术遴选、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网络管理和监测评价等职能,强化核心纽带和管理协调功能。 
  
  机构改革: 
  
  提升发展内生动力 
  
  近些年,疾控人才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通过机构改革,在改革中谋发展,亟待破题。在这方面,深圳市做出了有益尝试。 
  
  2017年,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管理绩效评价指导意见》,明确每年的工作任务清单,实行量化考核,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导向,涵盖职责履行、功能定位、公共服务、社会效益、综合管理等要素的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领导班子的考核、薪酬和奖惩挂钩。 
  
  记者了解到,清单的内容并非政府部门单方的简单罗列,而是基于深圳实际与公众需求的合理设计。干什么,怎么干,谁去干,怎样考核,如何奖惩,都清清楚楚。公共卫生服务清单制包括3个层次: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清单制,以国家和本市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主要内容,市卫生计生委发布《深圳市民健康手册(2017版)》,市民在什么时间到什么地方可以享受免费的公共卫生服务,一目了然;二是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清单制,市卫生计生委制定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清单和工作指南,促进公立医院转变“重治疗、轻预防”的传统服务模式,回归公益性;三是公共卫生机构目标任务清单制,市卫生计生委出台《深圳市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管理绩效评价指导意见》和市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运营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每年的工作任务清单,实行量化考核,促进公共卫生重点目标落实。 
  
  疾控机构改革中,公共卫生机构财政补助、人事薪酬、绩效评价机制等运行机制改革是重要方面。记者了解到,深圳拟在公共卫生机构实行“公益一类保障、公益二类管理”方面作出探索,按照市属医院的标准核定其绩效工资总额,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机构“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财政补助机制。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