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流感可当寒疫治
发布时间:2018-02-08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解放军第101医院中医科主任 徐书
近期,全国各地流感大暴发,患者多以发热、恶寒、咽干、咳嗽以及腹泻等症状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后发热迅速,并且退热较难、发热反复,且后期咳嗽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究其临床表现,当属“寒疫”范畴。
寒疫是感受寒邪所引起的具有较强感染性、易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其发病与天时运气、季节、气候密切相关。2017年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易发外寒内热之证。此虽是季节性流感,但患者症状不尽相同,余皆以伤寒体系诊治,可分为阴阳两端。阳证多表现为三阳合病,特别是青壮年这些体质比较强的人;阴证,多见于体质弱的人,比如老年人或阳虚体质者,会出现太阴、少阴症状。治疗方面,余从大量的临床病例中总结出本次流感的三种主要证型。
三阳合病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咽痛、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4克,葛根30克,黄芩9克,白芍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石膏60克,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升麻10克,生甘草6克。
按:陶氏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陶节庵的《伤寒六书》,原方载“治足阳明胃经受邪,目疼,鼻干,不眠,头疼,眼眶痛,脉来微洪,宜解肌,属阳明经病”,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尤其是属于三阳合病者,疗效甚佳。
少阳太阴少阴合病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口干、口苦、腹泻、泻稀水样便、腰痛、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细滑数,沉取无力。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柴胡24克,桂枝15克,干姜5克,黄芩9克,天花粉10克,牡蛎30克,麻黄3克,附子10克,细辛3克,甘草10克,苏叶20克,生石膏60克,炮姜10克,羌活10克。
按: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用其治疗疟病。原文言:“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我经常将其应用于寒多热少的外感疾病。
我认为在治疗中有一个关键之处,即以“截断法”防止病势深入。特别是在早中期没有出现并发症前,要避免邪气深入少阴、厥阴。所以,对于少阴证明显的阳虚病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正托邪,再配合宣通,这样效果比较好。
有些人高烧同时伴有腹泻,为协热下利,这时候可以加升麻、车前子。加升麻主要在于清热解毒、升清,加车前子主要取其分利之性,“利小便以实大便”,一般3~5服药就能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太阳寒饮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咳嗽、稀痰,舌淡苔白,脉弦紧数。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半夏12克,五味子10克,干姜3克,生甘草6克,杏仁10克,升麻10克,黄芩10克,生石膏30克。体弱者,可酌加红参10克,附子10克。
按:此型一般见于流感后期,余邪残留,寒饮内停,以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夜晚躺下咳嗽加重者,可果断选用本方。
近期,全国各地流感大暴发,患者多以发热、恶寒、咽干、咳嗽以及腹泻等症状等为主。多数患者起病后发热迅速,并且退热较难、发热反复,且后期咳嗽迁延日久,缠绵难愈。究其临床表现,当属“寒疫”范畴。
寒疫是感受寒邪所引起的具有较强感染性、易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其发病与天时运气、季节、气候密切相关。2017年终之气,主气为太阳寒水,客气为少阴君火,易发外寒内热之证。此虽是季节性流感,但患者症状不尽相同,余皆以伤寒体系诊治,可分为阴阳两端。阳证多表现为三阳合病,特别是青壮年这些体质比较强的人;阴证,多见于体质弱的人,比如老年人或阳虚体质者,会出现太阴、少阴症状。治疗方面,余从大量的临床病例中总结出本次流感的三种主要证型。
三阳合病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咽痛、口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数。
方药:柴葛解肌汤加味。柴胡24克,葛根30克,黄芩9克,白芍10克,羌活10克,白芷10克,桔梗10克,石膏60克,芦根15克,白茅根15克,升麻10克,生甘草6克。
按:陶氏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代陶节庵的《伤寒六书》,原方载“治足阳明胃经受邪,目疼,鼻干,不眠,头疼,眼眶痛,脉来微洪,宜解肌,属阳明经病”,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于外感发热性疾病,尤其是属于三阳合病者,疗效甚佳。
少阳太阴少阴合病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口干、口苦、腹泻、泻稀水样便、腰痛、乏力,舌苔白腻,脉弦细滑数,沉取无力。
方药: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柴胡24克,桂枝15克,干姜5克,黄芩9克,天花粉10克,牡蛎30克,麻黄3克,附子10克,细辛3克,甘草10克,苏叶20克,生石膏60克,炮姜10克,羌活10克。
按: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用其治疗疟病。原文言:“柴胡桂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我经常将其应用于寒多热少的外感疾病。
我认为在治疗中有一个关键之处,即以“截断法”防止病势深入。特别是在早中期没有出现并发症前,要避免邪气深入少阴、厥阴。所以,对于少阴证明显的阳虚病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扶正托邪,再配合宣通,这样效果比较好。
有些人高烧同时伴有腹泻,为协热下利,这时候可以加升麻、车前子。加升麻主要在于清热解毒、升清,加车前子主要取其分利之性,“利小便以实大便”,一般3~5服药就能明显好转甚至痊愈。
太阳寒饮证
表现:高热、恶寒、头痛、骨节疼痛、咳嗽、稀痰,舌淡苔白,脉弦紧数。
方药: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半夏12克,五味子10克,干姜3克,生甘草6克,杏仁10克,升麻10克,黄芩10克,生石膏30克。体弱者,可酌加红参10克,附子10克。
按:此型一般见于流感后期,余邪残留,寒饮内停,以剧烈咳嗽为主要表现。夜晚躺下咳嗽加重者,可果断选用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