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整合激发创新火花
发布时间:2018-02-25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医工结合
在学科交叉点寻找创新
乳房重建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外科医生通过向植入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来拉伸现有的组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看医生、针头注射和用镇痛剂。此次被推荐的Aeroform公司的组织扩张系统使得女性可以自行控制这一过程,步骤更易于接受。患者使用无线控制器向CO2贮气瓶发送指令,一点一点释放空气填充硅胶植入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栾杰教授说,新型组织扩张系统的技术设计原理并不复杂,但在医学与制造工艺产业间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解决了医生多次注射的烦琐和病人疼痛的问题,也节省了多次就医的相关附加费用,使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都受益。
栾杰说,传统的扩张器在扩张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扎针,存在感染、穿刺导致漏水等风险,进而使扩张失败。在使用器械的整形外科手术中,扩张器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因为它需要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其间还要进行多次有创治疗。这款产品的创新点在于通过无线装置,实现“隔离”,控制系统在外部,整个治疗系统植入扩张器内部,内外都不需进行间隔数周一次的有创注水扩张操作。
“这一创新产品代表了医学科研和医疗器械研发的新趋势,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使手术及治疗过程损伤降到最小,病人痛苦最小。”栾杰说,这需要不同领域、学科更多交流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创新火花。比如,临床医生有需求,但没有解决办法,工程师擅长制造技术,但对临床需求知之甚少,双方跨界合作将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我们已日益意识到创新发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点。在学科交叉点寻找创新,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思路更开阔、眼界更宽,多了解其他学科的新进展,在横向合作中产生新的重大突破。”
互联网+健康
收集数据精准保护
12项创新之一、个人的紫外线追踪器颇有新意。大多数人都没有涂上足够的防晒霜,即使这样,他们也经常忘记重新涂防晒霜。“我的紫外线贴片”是一种可穿戴的皮肤传感器贴片,当光线通过时发出信号。光敏染料会从深蓝色变成较浅的颜色。它可以在皮肤上附着5天。用户通过扫描贴片,与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连接。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崔勇教授说,光老化是皮肤衰老的原因之一,而光老化部分源于紫外线。紫外线需要终身防护,跟皮肤健康相关的防晒问题日益受到更多关注。这款皮肤感应贴的核心是与之匹配的手机App,通过软件读取感应贴采集的数据,可以测定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了解皮肤类型,确定用户接受的紫外线照射情况和风险等级,并给予个性化的日晒行为建议,其目的是促进公众养成安全的防晒习惯。
“把公众非常关注的临床问题、健康问题、公共健康问题与手机App新媒体有机连接,形成很好的闭环,引起用户兴趣且使用方便。”在崔勇看来,这一科技创新是有效整合的范例,凸显了整合理念。用手机App的现代技术去关注皮肤健康问题,并开发出对健康、对疾病防治有很好价值的应用场景和产品。
由于人种差异和黑色素瘤等皮肤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过去国人对防晒问题关注不多。随着社会生活变迁,人们对皮肤防护有了更多新需求,皮肤防晒将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崔勇说,皮肤感应贴的开发对于本土企业创新研发也有启示作用,“紫外线贴片变色感应,手机App采集数据,技术不难,但理念新颖,把并非高精尖的技术整合在一起也是很好的突破。”
同样,此次评选出的另一个“互联网+”创新是家用的癫痫追踪器SPEAC,它是第一个非脑电图的监视器,被誉为癫痫管理数据收集“神器”。它黏附在使用者的二头肌上并检测肌肉激活的变化。通过算法分析变化,可以获得关于疾病的关联信息,医生可以查看这些数据和并相应地调整治疗方案。
“癫痫的日常管理实属不易。很多癫痫患者发作发生在夜间,即使是白天发作,患者也常常忘记记录,互联网+的创新设备时时监测收集患者数据,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遇涛介绍,目前国外已有两家公司的产品上市,采用腕带、手环的形式,工作原理一致。而遇涛医生团队也与公司合作开发类似产品,“我们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使用者长期佩戴自动调整阈值。目前,还是定位在健康保健级的设备。近期已完成第一批产品数据收集能力的测试,即将上市。”遇涛建议,“现在很多健康创新,在技术层面已不是问题,关键问题能在什么地方使用,这需要医生从患者需求、临床实用的角度思考提出新角度,与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产品研发需要医工结合的团队一起分析、调整,尤其在后期使用阶段,要反复磨合不断改进。如手机App的软件更新、提醒病历资料的完善等。”
在学科交叉点寻找创新
乳房重建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外科医生通过向植入气囊内注射生理盐水来拉伸现有的组织,这样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看医生、针头注射和用镇痛剂。此次被推荐的Aeroform公司的组织扩张系统使得女性可以自行控制这一过程,步骤更易于接受。患者使用无线控制器向CO2贮气瓶发送指令,一点一点释放空气填充硅胶植入物。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医院栾杰教授说,新型组织扩张系统的技术设计原理并不复杂,但在医学与制造工艺产业间找到了很好的结合点,解决了医生多次注射的烦琐和病人疼痛的问题,也节省了多次就医的相关附加费用,使医患双方在治疗过程中都受益。
栾杰说,传统的扩张器在扩张过程中需要经历多次扎针,存在感染、穿刺导致漏水等风险,进而使扩张失败。在使用器械的整形外科手术中,扩张器引起的并发症较多,因为它需要植入体内一段时间,其间还要进行多次有创治疗。这款产品的创新点在于通过无线装置,实现“隔离”,控制系统在外部,整个治疗系统植入扩张器内部,内外都不需进行间隔数周一次的有创注水扩张操作。
“这一创新产品代表了医学科研和医疗器械研发的新趋势,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使手术及治疗过程损伤降到最小,病人痛苦最小。”栾杰说,这需要不同领域、学科更多交流碰撞,从而产生新的创新火花。比如,临床医生有需求,但没有解决办法,工程师擅长制造技术,但对临床需求知之甚少,双方跨界合作将产生1+1大于2的效果。“我们已日益意识到创新发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点。在学科交叉点寻找创新,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思路更开阔、眼界更宽,多了解其他学科的新进展,在横向合作中产生新的重大突破。”
互联网+健康
收集数据精准保护
12项创新之一、个人的紫外线追踪器颇有新意。大多数人都没有涂上足够的防晒霜,即使这样,他们也经常忘记重新涂防晒霜。“我的紫外线贴片”是一种可穿戴的皮肤传感器贴片,当光线通过时发出信号。光敏染料会从深蓝色变成较浅的颜色。它可以在皮肤上附着5天。用户通过扫描贴片,与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连接。
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崔勇教授说,光老化是皮肤衰老的原因之一,而光老化部分源于紫外线。紫外线需要终身防护,跟皮肤健康相关的防晒问题日益受到更多关注。这款皮肤感应贴的核心是与之匹配的手机App,通过软件读取感应贴采集的数据,可以测定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了解皮肤类型,确定用户接受的紫外线照射情况和风险等级,并给予个性化的日晒行为建议,其目的是促进公众养成安全的防晒习惯。
“把公众非常关注的临床问题、健康问题、公共健康问题与手机App新媒体有机连接,形成很好的闭环,引起用户兴趣且使用方便。”在崔勇看来,这一科技创新是有效整合的范例,凸显了整合理念。用手机App的现代技术去关注皮肤健康问题,并开发出对健康、对疾病防治有很好价值的应用场景和产品。
由于人种差异和黑色素瘤等皮肤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过去国人对防晒问题关注不多。随着社会生活变迁,人们对皮肤防护有了更多新需求,皮肤防晒将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 崔勇说,皮肤感应贴的开发对于本土企业创新研发也有启示作用,“紫外线贴片变色感应,手机App采集数据,技术不难,但理念新颖,把并非高精尖的技术整合在一起也是很好的突破。”
同样,此次评选出的另一个“互联网+”创新是家用的癫痫追踪器SPEAC,它是第一个非脑电图的监视器,被誉为癫痫管理数据收集“神器”。它黏附在使用者的二头肌上并检测肌肉激活的变化。通过算法分析变化,可以获得关于疾病的关联信息,医生可以查看这些数据和并相应地调整治疗方案。
“癫痫的日常管理实属不易。很多癫痫患者发作发生在夜间,即使是白天发作,患者也常常忘记记录,互联网+的创新设备时时监测收集患者数据,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遇涛介绍,目前国外已有两家公司的产品上市,采用腕带、手环的形式,工作原理一致。而遇涛医生团队也与公司合作开发类似产品,“我们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使用者长期佩戴自动调整阈值。目前,还是定位在健康保健级的设备。近期已完成第一批产品数据收集能力的测试,即将上市。”遇涛建议,“现在很多健康创新,在技术层面已不是问题,关键问题能在什么地方使用,这需要医生从患者需求、临床实用的角度思考提出新角度,与技术人员紧密配合。产品研发需要医工结合的团队一起分析、调整,尤其在后期使用阶段,要反复磨合不断改进。如手机App的软件更新、提醒病历资料的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