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医疗控费最好别比拼“最低价”

  作为2018年医改关键词,医疗控费力度不断加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已于4月底总结评估完毕并进入整改阶段,按病种付费正在全国推广,药品耗材购销“两票制”方案密集落地。向药品耗材大规模“开刀”也成为发力点,不少地方提出“历史采购最低价”甚至“全国最低价”。(6月6日《经济参考报》) 
  当前,医疗控费方面打出的一系列组合拳,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效果也逐渐显现。仅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就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让医保基金节省很多开支,也让患者少掏不少药费。成绩有目共睹,也值得为之欣喜和自豪。 
  这些控费举措刚刚开始,有些甚至还没有真正实施,政策刚推出就取得如此成效,意味着其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改革初期可以“吃肉”,以后就会“啃硬骨头”,对于这个规律也不能掉以轻心。以按病种付费为例,这的确可以减少按项目付费导致的过度诊疗,但也存在导致诊疗不足和诊疗质量下降等风险,只有对此保持清醒头脑,并做好临床路径设计和医疗质量评估等配套举措,将来出现新问题时才不会感到束手无策。 
  肯定现有成绩,有利于增强医疗控费的决心和信心,但过于沾沾自喜,也会让人产生麻痹心理。在诸多医疗控费政策的影响下,药品耗材出现“历史采购最低价”和“全国最低价”也许是事实,但最好别纷纷晒出成绩单,甚至比拼“最低价”。因为这其中暗中较劲的意味浓厚,需要谨防“最低价”形成一种相互比拼的政绩观,一旦出现这种倾向,对于医疗控费决非好事。 
  过去我们已经吃过药品“降价死”的苦头。这也警示,药品耗材价格并非越低越好,保持药品耗材生产流通领域合理的利润空间,才最符合市场规律,才具有可持续性。同理,医疗费用的确应该尽量加以控制,但医疗费用并非越低越好,否则易偏离医疗控费的正确轨道。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