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大咖论道,看放射影像的发展及突围之路

  日前,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四川省医学会放射医师分会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第十二次放射医师年会”在四川成都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陶晓峰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放射科主任程晓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磁共振影像科主任赵世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张敏鸣教授等就本届放射医生年会的变化及感受、医学影像在近年来的发展、行业面临的现状及挑战、影像学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方向等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日趋先进,数字化与传统影像设备相连的技术和功能不断完善,使得影像诊断有了质的飞跃,对于疾病的诊断也越来越精准。张敏鸣教授表示:“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影像科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以MDT(多学科诊疗模式)为例,它是以病人为中心,将多学科的诊治优势强强联合,为病人提供最大获益。过去,患者往往外科内科两头跑,如今影像科在MDT当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外科手术,影像科医生可以告诉病人能否手术、手术后的效果会怎样;如果病情发生转移、不能手术,如癌变的话,会告知发展程度如何,是否还能手术。因此放射科跟影像科的医生知识面要非常广,既要了解外科的手术情况,也要了解诸如肿瘤、外科治疗、内科治疗等的最新发展。很多治疗方案的决策和确定,其实跟影像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 

  作为中国放射学界最高级别的会议之一,本次年会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放射领域专家、临床医生、医学生及企业代表,共同研讨了放射学领域最前沿的发展趋势。谈及对本届放射医生年会的感受,赵世华教授表示:“本次年会筹备工作非常周到,规模也是空前盛大,相信可以通过会议,把医师协会的职责更好的传递给大家。在中国医师学会,我们的宗旨不仅局限于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还包括如何带领整个团队共同提升,把先进技术在全国范围推广普及,因此涉及到专培(专科医师培训)、住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还有行业的规范、共识如何制定落实,并在全国行业范围内推广,也将是重点工作之一。” 

  目前,国内放射科医疗资源稀缺性特征明显,分别表现在放射科医生总体数量不足,病患量大,医生日常工作过于饱和;医生资源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业务能力差距明显;医生培训质量有待提升,不仅需要自上而下的医院系统培训,同时需要社会各级力量的协助支持。 

  谈及行业面临的现状及挑战时,陶晓峰教授认为:“放射科医生需要根据解剖、物理等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根据临床知识对病人进行全面观察和具体分析,‘同病异影’或‘异病同影’等情况都要求放射科医生具有优秀的鉴别诊断能力。同时,MDT的发展也要求放射科医生对内外科病症需有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做出诊断,服务于病人。当下优秀医生资源稀缺,因此需要中国医师协会等机构对年轻医生进行严格培训及教育,完善基本医疗规范,让不同级别的医生都可负责不同的诊疗及研究内容,形成高效的医疗体系。” 

  结合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对放射影像行业的认识,本届放射医师年会在项目上做了适当的调整,并添加了新内容。如在举办住院医师规培师资培训班之余,首次举办了放射规培基地主任培训班。同时本届年会还开展了基础知识培训,特别是MR知识的专题培训,以落地实用为主,强化基层的、年轻医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如今,临床上已逐渐重视放射影像,但要更好的发展、推广、普及影像学,还需要社会引起重视。包括体谅影像科医生的辛劳,重视影像科医生在疾病处理中所处的重要环节,产生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国家应给予全面的重视与支持,这样才能留住影像学科的优秀人才,才能够真正地把工作开展起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此外,影像科从业人员’打铁要靠自身硬’,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赵世华教授表示。 

  如今,医学影像已经走到了数据驱动时代,即在海量影像数据中挖掘有效信息,以此优化诊断和治疗方法。未来,多维度、定量化的影像将成为精准医学的必备,人工智能算法及大数据分析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谈及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未来价值时,程晓光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人工智能医疗企业目前遍地开花,但发展的同时要注重临床调研,了解一线医生的实际需求。另外,对于医疗大数据,我认为要注重数据质量规范和监控,不能只在表面追求数据量的庞大。大数据要注重基数和样本量的普遍性,在调研后进行整理分析,注重数据资源共享。同时,大数据也要紧贴临床实际需求,实事求是,不可闭门造车,要把数据真正变成有质量、有价值的数据。”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