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新内脏异位候选基因被发现

  内脏异位的发病机制是什么?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研究团队潜心研究,终于发现了新的内脏异位候选基因。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基因组医学》上。 

  内脏异位综合征是一种先天性的多系统畸形,由胚胎早期左右体轴不对称发育异常引起,病因尚未明确。流调显示,该病发生率约为活产婴儿的1/万,患者表现为心脏、肺、脾脏、肝脏、胃等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其中约90%的患者合并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危害患儿健康,预后差且生存率低。 

  新华医院小儿心血管团队一直致力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此次最新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拷贝数变异分析和斑马鱼功能实验,阐明内脏异位综合征发生机制。 

  研究中,课题组首先对散发的内脏异位综合征患者进行Affymetrix CytoScan HD微阵列芯片分析,发现新的罕见拷贝数变异,进一步分析片段上的基因寻找可能的致病基因,并通过斑马鱼原位杂交、反义吗啉环寡聚核苷酸基因敲低技术、mRNA过表达和cas-9基因敲除技术,探索候选基因在左右轴不对称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据课题组成员介绍,罕见拷贝数变异是引起散发内脏异位发生的重要原因。所谓拷贝数变异,是指长度为1Kb至数Mb的DNA大片段的缺失或重复,与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密切相关。该研究不仅发现了新的罕见拷贝数变异,更重要的是发现了DNAH10、RNF115这两个基因参与左右轴不对称发育过程,拓宽了对内脏异位综合征发病机制的认识。该研究将为内脏异位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与靶点,为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降低新生儿先天畸形、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