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我学者率先研发新技术 为肿瘤精准诊断提供全新方法

  复旦大学7日披露,该校化学系教授张凡团队提出,将近红外荧光寿命成像技术运用于活体多重检测中。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无需通过手术切片操作,即可无创实现肿瘤精准诊断。 

  据了解,目前,对组织进行切片是临床医学中诊断肿瘤的主要方法。然而,这一诊断方法依赖肉眼对肿瘤的性质、大小与阶段作出判断,结果的精确度不能完全保证,因而存在诸多风险与隐患。同时,传统的切片活检过程,还难以避免肿瘤细胞转移的风险。 

  据介绍,荧光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发光现象,可通过荧光探针介质来对生物体组织进行成像检测。荧光成像所具备的一系列优势,使其在生命科学、药学和医疗诊断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据悉,张凡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与此同时《自然·纳米技术》还发表了“views and news”,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专题新闻报道和评述。 

  张凡说,针对既往研究中的难题,团队提出了“基于时间维度的多重成像法”。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荧光寿命的数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不会因为生物组织深度的改变而改变。据介绍,研究人员成功将这一新型成像技术应用于乳腺癌肿瘤的精准诊断。其对多个肿瘤标志物的定量检测结果与临床医学传统的检测技术获得的结果高度一致。 

  相较于传统临床诊断技术一次只能对一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的限制,张凡团队提出的时间维度成像方法还可以同时定量多个肿瘤标志物,显著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据介绍,时间维度成像法还以“拍照”的形式取代了原本的活检手术,不仅可以直接避免肿瘤细胞转移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传统方法在组织切片、处理和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人为误判风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肿瘤诊断方法。 

  张凡告诉记者,后续研究中,研究团队将分析、考察荧光寿命纳米探针进入人体后在各个脏器中的分布以及代谢程度。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