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药物是分级诊疗“助推器”
发布时间:2018-10-14
发布人:
环球网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医和药在临床上本是“好伙伴”“好搭档”。有医无药,再好的医生也难做无米之炊;有药无医,再好的药也可能一无是处。基本药物应当成为家庭医生的标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引导患者到基层就医。
近日,国家卫健委宣布,2018年版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一种丙肝治疗新药。时隔6年后,基本药物目录再次调整,引发社会关注。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从2009年版307个品种扩充到2012年版520种,再到今年685种,品种不断增多,说明基本药物内涵在不断深化。新版目录再次扩充,新药进入目录尚属首次。其中用意非常明显,即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更加注重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衔接,目的是使大部分患者在基层就能买到和大医院一样的药品,助推分级诊疗局面形成。
让大部分患者在基层就医,小部分疑难重症患者到大医院就医,减少无序就医,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就医结构,是医改的目标之一。过去,大量患者因在基层买不到所需药品而跑到大医院就诊,增加了大医院接诊压力。还有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本来不需要到大医院就医,在基层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但因基层药物不全,只能到大医院排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曾做过调查,大医院高血压就诊患者中,30%只开药不检查,30%中的50%是辖区居民。按照朝阳医院日均1万人次的门诊量推算,每天大约有1500—2000人次可以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据此类推,大量稳定期的慢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患者可以回到基层就诊,甚至一些肿瘤患者也可以在基层买药。
如果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慢病患者,因在基层医疗机构能买到药而留在基层就医,不仅让群众买药更便捷,还将大大推动分级诊疗,这样群众看病买药真的是又快又好。然而,不能简单地认为,给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大医院一样的药品,患者会自动回到基层就医。事实上,人们愿意到医疗机构买药,看中的还是开药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及家属普遍相信,医生技术好,科学用药施治,病才好得快。也就是说,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虽然出台,仍需要一套机制来配合实施。有了会用药的好医生、能转诊的好体系、报得多的好医保,才有可能助推分级诊疗。首先,要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是一种专业能力,基层医生针对病情开出处方,需要相对应的专业能力,那么基层医生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科医师或全科医师。其次,建立首诊和转诊、分诊机制。基层首诊地位需得到明确,并和大医院、专科医院有转诊、分诊的协作机制,患者就近就医买药,出现重症、急症时可以及时转到大医院。最后,还得有医保报销,并且越是基层越报得多,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愿意在基层看病买药。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上条件还需要时日配套完善。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签约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是使用基本药物的主力军。但是,目前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激励机制还没到位,首诊、转诊机制及其配套医保报销办法需要在医联体建设中不断完善。
医和药在临床上本是“好伙伴”“好搭档”。有医无药,再好的医生也难做无米之炊;有药无医,再好的药也可能一无是处。基本药物亦如此,应当成为家庭医生的标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引导患者回到基层就医。如今,在一些地方,基本药物正在成为家庭医生做实服务、赢得居民信任的重要手段,在分级诊疗制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广州市花都区通过基本药物在基层的使用,扎牢了基层网底,吸引高水平全科医生到基层,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得到有效管理,90%的患者留在基层就医,初步实现分级诊疗。当前,分级诊疗已成为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基本药物制度理应挑起分级诊疗“助推器”的重任,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等制度紧密配合,与医疗、医保联动改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近日,国家卫健委宣布,2018年版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增加到685种,新增品种包括了抗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以及一种丙肝治疗新药。时隔6年后,基本药物目录再次调整,引发社会关注。
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从2009年版307个品种扩充到2012年版520种,再到今年685种,品种不断增多,说明基本药物内涵在不断深化。新版目录再次扩充,新药进入目录尚属首次。其中用意非常明显,即新版基本药物目录更加注重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用药衔接,目的是使大部分患者在基层就能买到和大医院一样的药品,助推分级诊疗局面形成。
让大部分患者在基层就医,小部分疑难重症患者到大医院就医,减少无序就医,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就医结构,是医改的目标之一。过去,大量患者因在基层买不到所需药品而跑到大医院就诊,增加了大医院接诊压力。还有很多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本来不需要到大医院就医,在基层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但因基层药物不全,只能到大医院排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曾做过调查,大医院高血压就诊患者中,30%只开药不检查,30%中的50%是辖区居民。按照朝阳医院日均1万人次的门诊量推算,每天大约有1500—2000人次可以回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据此类推,大量稳定期的慢病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患者可以回到基层就诊,甚至一些肿瘤患者也可以在基层买药。
如果大量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慢病患者,因在基层医疗机构能买到药而留在基层就医,不仅让群众买药更便捷,还将大大推动分级诊疗,这样群众看病买药真的是又快又好。然而,不能简单地认为,给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和大医院一样的药品,患者会自动回到基层就医。事实上,人们愿意到医疗机构买药,看中的还是开药医生的技术水平。患者及家属普遍相信,医生技术好,科学用药施治,病才好得快。也就是说,新版基本药物目录虽然出台,仍需要一套机制来配合实施。有了会用药的好医生、能转诊的好体系、报得多的好医保,才有可能助推分级诊疗。首先,要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是一种专业能力,基层医生针对病情开出处方,需要相对应的专业能力,那么基层医生必须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科医师或全科医师。其次,建立首诊和转诊、分诊机制。基层首诊地位需得到明确,并和大医院、专科医院有转诊、分诊的协作机制,患者就近就医买药,出现重症、急症时可以及时转到大医院。最后,还得有医保报销,并且越是基层越报得多,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愿意在基层看病买药。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上条件还需要时日配套完善。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签约家庭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他们是使用基本药物的主力军。但是,目前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激励机制还没到位,首诊、转诊机制及其配套医保报销办法需要在医联体建设中不断完善。
医和药在临床上本是“好伙伴”“好搭档”。有医无药,再好的医生也难做无米之炊;有药无医,再好的药也可能一无是处。基本药物亦如此,应当成为家庭医生的标配,两者相互依存,共同引导患者回到基层就医。如今,在一些地方,基本药物正在成为家庭医生做实服务、赢得居民信任的重要手段,在分级诊疗制度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广州市花都区通过基本药物在基层的使用,扎牢了基层网底,吸引高水平全科医生到基层,患者尤其是慢病患者得到有效管理,90%的患者留在基层就医,初步实现分级诊疗。当前,分级诊疗已成为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应对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手段。基本药物制度理应挑起分级诊疗“助推器”的重任,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联体等制度紧密配合,与医疗、医保联动改革,助力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