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Apj可标记肿瘤新生血管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新近利用转基因小鼠建立的模型,追踪Apj(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主要富集在肿瘤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发现Apj可特异性地标记大部分的肿瘤新生血管,为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细胞·通讯》杂志上。

  肿瘤血管靶向治疗是近些年兴起的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案,以肿瘤产生的血管系统作为治疗靶点,抑制肿瘤血管新生或者阻断肿瘤血管内血液流动。相对外科疗法、放疗、化疗等,该方法可以抑制肿瘤恶性增殖而不会对周围正常组织器官产生伤害,比较安全可靠。但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肿瘤血管新生的抑制剂,如靶向VEGF的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MMP抑制剂等,在不同疾病与不同体质的患者中仍有一定治疗风险,比如肾衰竭、高血压和血栓等。

  研究组科研人员利用Apj-CreER和Apj-DTRGFP-Luc转基因小鼠,分别建立皮下肿瘤移植模型、原位肿瘤移植模型、基因缺陷原位肿瘤模型和化合物诱导肿瘤模型,并在特定时间点灌胃他莫昔芬,利用遗传谱系示踪技术追踪Apj的表达情况,发现Apj可以特异性地标记大部分的肿瘤新生血管而不标记其他健康成体器官中的血管。深入研究显示,在建立皮下肿瘤移植模型之后,特异性地抑制或清除Apj阳性的细胞,可以显著抑制血管新生和肿瘤增殖。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