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与酒精的成瘾机制被揭示
发布时间:2019-01-23
发布人:
健康报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在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重大专项等多个基金的资助下,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冯建峰教授领衔与来自英国华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对近2000例被试者进行脑网络建模分析,历时两年研究,终于发现并找到了与吸烟、饮酒密切相关的神经环路。在长期吸烟组,被试者脑区之间的同步性明显降低;在长期饮酒组,被试者脑区之间的同步性却呈现明显升高。同步性异常的升高或降低都会影响人脑的功能。该发现为揭示尼古丁和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烟酒成瘾这一全球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研发针对烟酒成瘾的特异性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论文1月8日在线发表在生物医学领域学术期刊《e生命》上,并被遴选为《e生命文摘》特别报道。
据悉,研究团队整合了美国人脑连接组计划以及欧洲青少年数据两大脑影像数据库后发现,吸烟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呈现整体减弱的趋势,主要涉及脑区的外侧眶额皮层等;而饮酒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呈现整体增强的趋势,主要涉及脑区的内侧眶额皮层等,即在长期吸烟的被试组,被试者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惩罚(非奖赏)功能相关的外侧眶额皮层;而在长期饮酒组,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奖赏功能相关的内侧眶额皮层,而人脑的外侧眶额皮层主要负责惩罚(非奖赏)等负面刺激,内侧眶额皮层主要负责奖赏等正面刺激。研究发现,吸烟组对脑惩罚功能的敏感性降低,而饮酒组对脑奖赏功能的敏感性升高。无论是对惩罚失敏,还是对奖赏过于兴奋都会导致人对某种物质的依赖。这也解释了长期吸烟、饮酒人群对尼古丁和酒精的依赖。研究还发现,这些和吸烟、饮酒关联的脑连接,与吸烟量、饮酒量及冲动性行为都显著相关。
研究团队发现,即便少量的吸烟、饮酒也会使脑连接发生异常,进而影响人脑的认知等功能。研究负责人表示,这与前不久在柳叶刀上发表基于大规模的饮酒调查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再次提醒公众,传统认识的小烟、小酒不伤身的观点是错误的。
据悉,研究团队整合了美国人脑连接组计划以及欧洲青少年数据两大脑影像数据库后发现,吸烟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呈现整体减弱的趋势,主要涉及脑区的外侧眶额皮层等;而饮酒人群的脑功能连接呈现整体增强的趋势,主要涉及脑区的内侧眶额皮层等,即在长期吸烟的被试组,被试者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惩罚(非奖赏)功能相关的外侧眶额皮层;而在长期饮酒组,异常的脑区主要集中在奖赏功能相关的内侧眶额皮层,而人脑的外侧眶额皮层主要负责惩罚(非奖赏)等负面刺激,内侧眶额皮层主要负责奖赏等正面刺激。研究发现,吸烟组对脑惩罚功能的敏感性降低,而饮酒组对脑奖赏功能的敏感性升高。无论是对惩罚失敏,还是对奖赏过于兴奋都会导致人对某种物质的依赖。这也解释了长期吸烟、饮酒人群对尼古丁和酒精的依赖。研究还发现,这些和吸烟、饮酒关联的脑连接,与吸烟量、饮酒量及冲动性行为都显著相关。
研究团队发现,即便少量的吸烟、饮酒也会使脑连接发生异常,进而影响人脑的认知等功能。研究负责人表示,这与前不久在柳叶刀上发表基于大规模的饮酒调查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这也再次提醒公众,传统认识的小烟、小酒不伤身的观点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