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在时代坐标中抓准医改施力点

  5月17日,2019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孙春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肯定了过去一年医改重点工作取得的新成效,也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在医改10周年的大背景下,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推进医改各项工作的方向更明。

  医改10年,有关各方为提高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付出了艰辛努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5项制度建设统筹推进,重大疾病预防筛查、“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改革收效明显,预防为主的理念进一步深化落实,我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健康公平性持续改善。在新时代,缺医少药已经不再是根本性的矛盾,保障老百姓更快、更便利地获得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及相关保障,是当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分散到各省(区、市)、近14亿人口当中,则各有轻重缓急和现实需求;但若归纳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则指向明确、道路清晰。过去,在具体工作层面上,医改曾遭遇困惑。比如,取消以药补医后,如何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推进分级诊疗过程中,强基层如何实现?减轻看病负担,医保、医药该如何协同发力?然而,随着各地摸索实践,这些问题都有了较好的解决办法,凝练成了可供推广的经验,由此推动了医改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当然,困惑减少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轻松松、坐享其成,更多具体层面的问题仍然需要通过抓落实来解决。深化改革需要政府推动、部门协同、机构配合、群众参与,但做到这些,不同的地域均有各自不同的压力点。要看到,一些地方在落实医改过程中,高位推动仍未转化为现实的举措;一些地方在整合“三医”力量时,部门的摩擦力仍未消除;一些地方在推进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机构利益的考量还在影响整合效力的发挥;一些地方在推进健康举措落地时,也面临过度诊疗的烦恼。

  以上问题并不是医改的杂音,而是医改抓落实所要抓住的施力点。只要找到、找准、找明了问题,医改就有了进一步前进的动力。落实医改,强调的是最大公约数的指向,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健康需求。瞄准这一目标后,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扩大增量、增加服务供给的同时优化服务模式和效率;另一方面,需要在药品供应、医疗保障等方面协同改革,同步推进。

  医改的推进和经济发展、政府治理进步、社会转型分不开。站在今天的时代节点来看医改,会议提出“以大卫生大健康为统领”的现实必要性更为凸显。实现“以问题为导向”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根本转变,还须全社会强化改革的氛围,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保持活力,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