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水比热水养生
发布时间:2019-11-15
发布人:
人民网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喝热水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有“病至而治之汤液”的记载,《孟子》中也有“冬日则饮汤”的表述,《说文解字》说“汤,热火也”。这里的“汤”说的就是热水。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专家表示,中医提倡多喝热水,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
水是生命之源,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它性质偏阴寒,若经常饮用凉水或冷饮,容易导致脾胃虚寒、湿气过重,从而影响气血运行,出现怕冷、手足不温、脘腹冰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形成虚寒体质。饮用热水可以平衡水的寒凉之性,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而且,温饮入胃可助阳气生发,有温煦中土阳气的作用,有利于胃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产生精微营养物质,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专家说,体质虚寒、脾胃虚寒、肾虚和生理功能不健全的人群,如儿童、老人、女性等,都适合常饮热水。除了热水以外,很多温热的食物也能散寒。比如,风寒感冒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热水或热姜汤,来加速血液循环、抗击病毒,还能补充水分,帮助退热、驱散风寒。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多喝热水、热汤、热红糖姜茶等,可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提倡多喝热水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有一些人喜欢喝很烫的水或刚煲好的粥、汤等,这些都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过热的饮食或水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慢性损伤和炎症。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曾提出,过热的饮品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并将温度超过65摄氏度的饮食列为致癌物2A类。对此,温长路建议,饮用35~45摄氏度的水最为适宜。因为,人体胃肠道的温度约37.5~38摄氏度,与人体内环境温度相接近的水,会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的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摄氏度。饮用中药时,大部分中药汤剂也都应采用温服法。祛风散寒、温里祛寒功效的中药,或部分补益药、活血行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可以用热服来助药力。
专家提醒,虚寒体质或平和体质的人喝热水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但对于平素常有口干咽燥、眼睛干红、小便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热性体质人群,或患有热性疾病,如中暑、肠热便秘等的人群,则适合饮用25摄氏度左右的常温水,以免加重症状。
水是生命之源,对维持人体各项生理功能均起到重要作用。但它性质偏阴寒,若经常饮用凉水或冷饮,容易导致脾胃虚寒、湿气过重,从而影响气血运行,出现怕冷、手足不温、脘腹冰凉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形成虚寒体质。饮用热水可以平衡水的寒凉之性,起到调和阴阳的作用。而且,温饮入胃可助阳气生发,有温煦中土阳气的作用,有利于胃腐熟水谷、脾运化水谷,产生精微营养物质,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
专家说,体质虚寒、脾胃虚寒、肾虚和生理功能不健全的人群,如儿童、老人、女性等,都适合常饮热水。除了热水以外,很多温热的食物也能散寒。比如,风寒感冒的患者可以通过多喝热水或热姜汤,来加速血液循环、抗击病毒,还能补充水分,帮助退热、驱散风寒。痛经的女性在经期多喝热水、热汤、热红糖姜茶等,可起到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作用。
提倡多喝热水并不代表水越热越好,有一些人喜欢喝很烫的水或刚煲好的粥、汤等,这些都属于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过热的饮食或水会反复刺激食管黏膜,引发慢性损伤和炎症。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也曾提出,过热的饮品可能增加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并将温度超过65摄氏度的饮食列为致癌物2A类。对此,温长路建议,饮用35~45摄氏度的水最为适宜。因为,人体胃肠道的温度约37.5~38摄氏度,与人体内环境温度相接近的水,会让胃肠道更舒适。怕冷的人群可以选择饮用温度稍高的水,但最好不高于50摄氏度。饮用中药时,大部分中药汤剂也都应采用温服法。祛风散寒、温里祛寒功效的中药,或部分补益药、活血行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可以用热服来助药力。
专家提醒,虚寒体质或平和体质的人喝热水是有益身体健康的,但对于平素常有口干咽燥、眼睛干红、小便发热、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热性体质人群,或患有热性疾病,如中暑、肠热便秘等的人群,则适合饮用25摄氏度左右的常温水,以免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