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华阳集团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隆重举行。会上,我院多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
去年以来,我院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方针政策,全面实施科教兴院战略和人才强院战略,坚持实施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康复并重并举,推进多层次特色化协调发展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内部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建立完善适应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医院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20年总院全系统收入、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例数等稳步提升,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一大批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脱颖而出,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战疫”中,我院“白衣战士”不惧艰险、迎难而上,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答卷。
漫漫征途,惟有奋斗。希望全体职工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榜样,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永葆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实现高质量发展,开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新征程,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

高彦平,男,汉族,1967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放射医学主任医师,阳煤总医院影像科CT室业务主任。门诊第一支部委员,工会委员兼门诊第一分会主席。山西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山西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呼吸影像专业委学组委员,阳泉市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阳泉市医学会放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阳泉市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放射质量控制部常委。

他讲政治,顾全局,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文明行医。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先后开展了十几项新工作,结束了CT检查项目外转的历史,还吸引回了周边地区患者来阳煤总院进行检查。影像诊断水平也得到了本地区的高度认可。定期开展各项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带领团队成员多次成功复苏心肺骤停患者。有危重病人做急诊检查和会诊随叫随到,从不计较报酬得失。经常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参加工作30年从未休息过公休节假日。连续13年未休放射假和带薪年假。
临床教学耐心细致,在他耳熏目染下,科室年轻医务人员进步飞速。在国家级年会组织的技术比武竞赛中获得大奖,为阳煤总院争得了荣誉,积极参于科内疑难病例讨论和院内影像读片会。主动与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积极参与和推进阳煤总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急救中心的建设,对于急危重症及疑难病例有较高水平的分析和判断力,得到同道们的广泛认同和肯定。不断上级医院对标。
在新冠疫情最初期,他凭着敏锐的传染病防控意识,第一时间就发出了紧急战斗动员,带领科室人员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以最短的时间内给科内一线防控人员筹集到最基本的防护装备和消毒器材。有效缓解了当时防控物资极度短缺的困难,在疫情最紧张时期,制定出了新冠肺炎防控相关预案及工作流程,圆满完成阶段性疫情防控任务。作为阳泉市新冠病毒肺炎防控市级专家组成员,承担着全市疑似新冠肺炎的影像会诊工作,24小时坚守在防控一线。多次参与院内和外院疑似病人会诊,及时准确地拿出新冠肺炎的影像诊断意见。全国范围疫情转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仍然坚持对加强高风险地区来晋人员及疑似新冠病毒携带人员进行CT筛查的疫情防控,时刻保持高度警惕,预防疫情复燃,尽自己最大力量确保一方的平安。
先后被阳煤集团公司聘为“技术专家”,授予“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三次荣获阳煤集团“理论成果项目奖”。获2016年度阳煤集团公司“劳模标兵”。荣获2016年度阳泉市“五小”创新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阳泉市总工会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二等功”。2018年度阳煤集团公司“五好党员”。2019年度阳煤集团“工会积极分子”。2020年9月荣获中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二等奖”
郭瑞斌,男,46岁,本科学历,阳煤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他从医23年,是山西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阳泉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从一名住院医师开始,他认真学习专业技术,每天总是早早来到科室,交班前就进入病房查看病人,在多项新技术开展中表现优秀,如: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多导睡眠的临床应用研究,内科胸腔镜的临床应用等。2003年非典肆虐,他毅然代表医院出征,2020年带领科室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荣获山西省委省政府个人嘉奖。2016年底,他主持科室工作,对专业发展异常敏锐,提前布局科室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主动外出学习先进诊疗技术,以最快速度实践于临床工作中,在省内率先开展内镜下快速细胞学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并获得阳煤总院科技进步奖励。他在疑难、危重症如:机械通气、气道内介入治疗等方面颇有建树,发表国家级和省级论文十余篇,申报市级科研立项一项,阳煤集团及阳煤总院科研两项,“中心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研究荣获2015-2016年度阳煤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他注重亚专业建设,带领科室在省内首批通过国家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评审,成功创建市级重点专科,科室入选阳泉市三特兴医名单。他还承担内科第一党支部组织委员及工会分会主席工作,领导了呼吸科妈咪小屋建设,被评为省级标准小屋。他注重临床教学,个人荣获2018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2017年9月阳煤集团职工技术技能竞赛兼职教师第三名,授予“技术能手”称号。2017年9月被授予阳煤集团教学能手称号。

刘双明,男,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华阳集团总医院骨科七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他从医20多年来,无论是在急诊科还是调到其他科室,他热爱学习,以临床难题为导向,多次外出进修学习,回院后刻苦实践,一步步练就了过硬的医疗技术,使所从事专业在本地区水平不断提高,使广大患者不用走出阳泉就可以享受到先进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技术。在急诊科工作期间,他认真学习临床技术,多次参加技术比武,积极救治危重伤员,掌握和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2000年调入手外科后,他精力旺盛,工作负责,遇到急危重患者救治总是随叫随到。2002年他去青岛解放军401医院进修,回院后开展了各种复杂肢体及手指离断再植、游离皮瓣移植修复严重肢体外伤、游离皮瓣移植再造足跟、足趾移植再造拇指,舌癌切除后舌再造等高难度手术,多次填补我院乃至阳泉市空白。2007年他第二次进修去了上海华山医院,通过和该医院建立联系,采取远程专家会诊、来院指导手术等多种形式终于逐步开展了臂丛神经损伤治疗这个世界难题。2012年他第三次进修去北京垂杨柳医院,学成归来后,他如愿解决了骨髓炎这个多年来骨科临床治疗难题。2017年他第四次进修去了北京同仁医院学习足踝外科。2019年6月份,医院成立足踝外科他成为足踝外科首任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全新的专业蒸蒸日上,他就是这样,始终以一种开放创新的态度不断学习和取得进步,用自身的行动诠释了华阳医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理念和价值观。

梁海英从事护理工作三十年来,以勤奋、敬业、实干而赢得大家的认可。多年来,在倡导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在大力推行“人文护理”的基础上,她在护理管理岗位上,坚持以制度为保障,以创新求发展,促进护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作为护理部主任一直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医院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预检分诊、监护病房、培训现场、物资筹备区域……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每日的高强度工作,使原本身体极差的她身心憔悴,焦虑忧思,不得不在疫情稍缓后的4月份在同事们多次催促下才去检查身体,调整用药。由于她的出色表现,被环球医疗评为“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三等奖”。进入2021年以来,医院成立愿检尽检核检点,她作为第一负责人,全身心投入筹建中,并亲力亲为、身先士卒进行核酸检测,保证了核检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2篇论文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论文二、三等奖;3篇论文获集团公司理论成果奖;主持开展的2个项目分获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组织开展的2项工作获集团公司“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配合开展的1项科研项目经鉴定,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1项创新作品获2017年度阳泉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记“个人一等功”;1项创新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同时获市“五小创新竞赛”三等奖;另1项获阳煤集团“五小创新竞赛”三等奖,共获专利15项。作为护理领头人,她从改善环境入手,倾心打造“无陪病房”3个,“主题病房”5个,“舒心病房”40个,患者得到了名符其实的优质服务;引进中央运送系统,实现医辅工作的全面外包;临床所有病区全面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使患者感受到了宾至如归;……服务品质的提升,使护理成果大放异彩,收获良多。“护理”作为阳泉市重点学科,成功吸引了多家医院、学校来寻求合作或指导,这一小小动作,一下子打开了她开拓市场的思路。

张小丽,阳煤集团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门诊及留观病房负责人,新冠疫情以来担任阳泉市及阳煤集团总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从2020年1月13日开始一直坚持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

从2020年1月份武汉疫情刚开始,她及时在阳煤医疗系统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方案第一版》的全员培训,并在第一时间重新部署发热病人就诊流程,进一步改造发热门诊及留观病房。科室坚持对离开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的重点病人继续电话及微信视频随访14天,确保万无一失。她经常是手机24小时接打电话不停,院内院外24小时随时都有会诊,随时都可能出发。经常是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她身兼阳煤总院及阳泉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疫情初期,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都开放了发热门诊,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很多的日日夜夜她不辞辛苦地参加各发热门诊重点病人的会诊工作,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北京疫情以来,她带领团队积极投入到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工作上。感染科为包括新住院患者及陪侍人等应检尽检人员坚持24小时收集个人信息、核酸检测采样,平均日采样量250人。2021年伊始河北石家庄疫爆发,她在第一时间进一步充实了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门诊力量,在严寒中现场指挥并随时亲自加入浩大的“战斗”。在湖北及全国、青岛、北京,以及2021年伊始的河北、山西晋中等多次重大疫情关口,她和感染科团队都以强大的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大抗疫任务。据统计,新冠疫情发生至2021年2月1日,感染科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及核酸检测门诊团队共接待89621人,核酸检测79221人(包括应检尽检及愿检尽检人员),接诊发热病人2396人,对我市4例新冠确诊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及境外返泉来泉人员等高危人群上门采样70人次,留观高危患者61人,为我市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杰出贡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她作为总院的一名普通医务人员,肩负着“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投入到了抗疫第一线当中,是众多一线检验人员的缩影。
她乐观开朗,工作细心,内心坚毅和强大。她所在的总院检验科是全院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是医院临床科室的眼睛,更是一个充分体现了“奉献就是初心不负,担当就是职责所在”的地方。作为检验科的基因扩增技术专业人员,为了将患者的检验结果第一时间准确的做出来,时常能在黑夜中看见她忙碌的身影,有时工作一忙起来就忘记了吃饭,有时因为忘我工作导致偏头痛和腰痛犯了,却依旧一刻也不曾停缓。这只是她工作的一个缩影,也是众多检验人的坚持。作为一名检验人员,她总是怀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敬业态度,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有条不紊的做好每一份工作。在基因扩增实验室里,她每天要穿2层工作服工作4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衣服被汗水湿透直到工作结束。检验工作不但忙碌而且危险性高,她长期直接面对大量的新冠检测样本,稍有不慎后果就难以想象,一天上千个样本的加样上机,使她经常需要进行自我的心理疏导。长时间的工作使得满脸压痕,两侧脸颊还被口罩压起了水疱。考虑自身的专业经验,她主动担任了总院检验科新型基因扩增实验室的筹建工作,每天在基因扩增工作结束后都要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只为实验室能尽早建成,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