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院组织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下发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通知,院领导带头开展宣讲,掀起了二十大精神全方位宣贯热潮。持续优化支部设置,基层党支部由16个增加到19个。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取得满意效果。开展了以“创清廉医院 塑行业新风”为主题的廉洁文化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动“清廉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
二、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展示国企医院担当。
在全年疫情多点散发、复杂严峻的形势下,我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白衣战士逆行而上,参与了援吉、援沪,支援山西大同、运城、忻州以及全市各县区疫情防控工作,紧急参与阳泉八中方舱医院建设并具备投运条件。在全市静默期间和华阳集团保供工作中,医院职工吃住在医院坚守岗位,深入保供企业一矿二矿和新景矿,一日一检,为华阳集团保供工作作出贡献。
医院形成了以省级重点学科骨科为龙头,省市重点专科为支撑的学科建设体系。在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我院位列第41名,排名上升。我院举办骨科重点学科建设推进会及阳泉市骨与软组织修复与重建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会;新增泌尿外科、心内科、消化内科3个市级重点专科,我院市级以上重点专科占到半壁江山;在2022年教师节暨学科建设与创新评优表彰大会上,重奖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奖(骨科)300万元。
我院承办的阳泉市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上,我院杨联芳、张发先荣获“阳泉医师奖”。李志明、董丽军荣获“阳泉青年医师奖”。在阳泉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王汝江被授予“优秀人才贡献奖”,原伟被授予“优秀人才奋进奖”;王汝江、郭瑞斌、庞跃锋、黄海成功入选山西省省级工伤保险协议机构管理专家库。我院专家继续在全市骨科、运动医学、乳腺外科等多个学术组织担任主任委员。一批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应用,推动了我院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我院5个项目成功入选山西省教育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个项目入选山西省卫健委科研计划项目。
药学部张玮参赛的《慢阻肺患者“4+6科普干预”管理路径构建与应用》案例在2021年全国药学服务经典案例大赛评选中荣获药学服务推广案例二等奖;张晓杰创作的科普作品《不一样的非那雄胺》在“第七届中国临床合理用药大会”上荣获合理用药科普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周建国的《非糖尿病全肠外营养(TPN)患者高血糖发生预测模型的构建及应用》获2022年全国药学服务推广案例“二等奖”,张玮的《基于知识与数据双驱动的全覆盖药学科普体系构建,助力药学服务》获药学服务优秀案例“优秀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项目《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RCA分析》在“2022 年度中国智慧医院应用案例交流大会”上,荣获三等奖;药学部的“降低骨科围手术期一类切口预防用药不合理率”QC成果在2022年全国质量管理(QC)小组成果发表交流“医疗专业”专场活动专业级奖项的好成绩。
王汝江院长做客人民网·人民健康频道直播间,在“全国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经验交流会系列专题线上论坛·第二站”作主题演讲,承办了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举办的“医路同行——医疗创新发展论坛”;乳腺外科王晓洁在“CET中国专家说”病例演讲比赛-晋冀赛中获“最佳风采奖”。
我院精心策划的抗疫MV《这世界有那么多人》亮相央视频;在通用技术集团《无形的臂膀 我的有声名片》司歌MV比赛中,我院拍摄的MV脱颖而出,拿下集团医疗板块第一名,勇夺集团“前十”的好成绩。
我院新一轮等级医院复审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医院成立了一把手总负责的等级医院复审工作领导组,组织74名内审员学习评审标准解读及质量管理相关课程等,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指导方针,以“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监测数据”作为评审的重点,把等级复审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通过任务分解和建立内审员机制、对标自查和整改、持续质量整改落实等,各项指标持续改进,为顺利完成复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构建决策科学、 执行有力、反馈及时、闭环到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体制机制,成立运营管理委员会,选择科学方法、工具和指标,对数据进行及时挖掘、整理、汇总、分析和反馈,为院领导班子提供运营决策制定与调整。每月召开运营分析会,参加环球医疗运营管理培训20余次,在领英班培训中,学以致用,当责践行,所选课题取得良好效果。实施项目标杆管理,推行降本增效。组织运营管理创新项目专项申报。顺应医保DIP付费政策调整,成立DIP专班,分设专业组,动态应对DIP医保支付改革。开展宣贯政策、一对一帮扶,用数据辅助决策,用足用好DIP付费政策,实现了医保、医院、患者共赢。
总医院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会议通过“两委”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总医院新一届工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两委”班子,陈星当选第七届工会委员会主席,孟丽芳当选第七届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供稿:王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