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肠道微生物能与脑代谢物“通信”
2017-08-29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可影响人的健康和行为,甚至与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有关,其可通过血液中的皮质醇与脑代谢物“通信”,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能解释自闭症特征的内在机制。 该校神经科学项目博士生奥斯汀·穆德称,婴幼儿期间神经代谢物的变化对脑发育影...
-
医保引擎推动福建医改
2017-08-28
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的全国综合医改现场推进会提出,要强化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推动标志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会上,福建省抓住医保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问题导向、理顺管理体制、同步推进药品招标和公立医院改革等相关做法受到“力推”
-
慢性肝病免疫治疗找到“后备军”
2017-08-28
均出现髓系抑制细胞的明显积聚。原来,肝脏内细胞如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在受到损伤时会发出求救信号——一种炎性因子(CCN1),而后者可招募并且扩增骨髓里的髓系抑制细胞,到肝脏炎症部位抑制过强的炎症反应。因此,这种免疫细胞是维持慢性肝病患者肝内免疫稳态的重要负性调控细胞,...
-
每年新生缺陷儿90万 将加强婚前孕前检查
2017-08-27
8月25日是我国首个“残疾预防日”。中国残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生缺陷儿约有90万例,将通过加强婚前孕前检查等措施加强控制。 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介绍,为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力度,经中国残联申...
-
眼睛扫描检测有助于尽早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2017-08-27
据“今日阿尔茨海默新闻”网站8月21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阿尔茨海默症对视网膜的影响类似于它对大脑的影响,研究人员可以在人们开始感觉到该病的症状之前就发现这种疾病的迹象。未来,医生或可通过扫描病人的眼睛来诊断阿尔茨海默症。 据报道,该研究中心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
-
遗传性肾炎进展评估找到新方法
2017-08-25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丁洁教授团队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威金斯教授团队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用足细胞计数方法评估遗传性肾炎(Alport综合征)疾病进展,近日在《肾脏国际》上发表。据介绍,该研究是转化医学研究的成功案例,其结果证实足细胞计数方法可以有效、敏感地评估遗传性肾炎的...
-
慢性肝病免疫治疗找到“后备军”
2017-08-25
均出现髓系抑制细胞的明显积聚。原来,肝脏内细胞如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在受到损伤时会发出求救信号——一种炎性因子(CCN1),而后者可招募并且扩增骨髓里的髓系抑制细胞,到肝脏炎症部位抑制过强的炎症反应。因此,这种免疫细胞是维持慢性肝病患者肝内免疫稳态的重要负性调控细胞,...
-
母乳中糖类能“连环出击”抗病菌
2017-08-24
母乳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营养物质,可保护婴儿免受细菌感染,一般认为其抗菌效果主要源自蛋白质。但据每日科学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母乳中的糖类也具有抗菌作用,同时可提升蛋白质等其他抗菌成分的效力。 范德堡大学化学助理教授史蒂文·汤森介绍道:“...
-
3D打印肝脏心脏不是梦
2017-08-24
心脏等人工器官则属于“顶级阶梯”。后面两个阶段属于生物3D打印阶段,目前还处于科学研究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的医学3D打印跟国外几乎同步,个别的领域可能还要超过他们。”赵小文说,但是有一个问题,中国的生物3D打印技术由于基础研究比较薄弱,包括在这方面的知...
-
四川明确“两票制”执行要求
2017-08-23
流程,及时与负责本单位药品配送的企业做好沟通衔接,进一步明确细化双方在“两票制”执行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知》明确,“一票”情形:医疗机构应向药品生产企业或视同为生产企业的经营企业(代理商)索要发票(以及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