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把医患冲突当“街头打架”处置
2016-04-24
的个人利益,更有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受损是可以调解的,但公共利益受损,显然不能只通过调解来处理。查清公共利益受损的原因和主体责任,给予相应的处罚,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 仅凭过程来处理,是“捣糨糊”的做法,不仅无法平息事态,反而会增添一些不平与怨恨,更破坏了好...
-
遗传和环境如何影响脑功能
2016-04-22
人的气质、能力各有特点,本质上是每个人的脑不同。遗传和环境对脑的功能产生多大影响是一项科学难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杨志,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200对双胞胎的脑功能影像数据,揭示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人脑内在功能网络的影响。相关论文于今...
-
基因编辑“利器”运行机制被揭示
2016-04-22
如果组成DNA链条的基因能够根据需要进行“编辑”和“修改”,不要的剔除,不好的换掉,那么是否会使遗传疾病最终被套上“笼头”?4月21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院黄志伟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上在线发表题为《CRISPR-Cpf1结合crRNA的复合物晶体结构》的学术论文
-
山西二类疫苗阳光采购全覆盖
2016-04-21
近日,山西省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对第二类疫苗实行网上阳光采购的通知》。《通知》明确,全省乡镇以上(含乡镇、社区)2070个开设预防接种门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第二类疫苗阳光采购,未列入名单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接种门诊所需的第二类疫苗,由上级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
-
“五星级猪”胰岛移植给人排异减少
2016-04-21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宣布,该院王维教授和莫朝辉教授领衔的团队在异种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临床研究上获得突破。医生将“五星级供体猪”的胰岛细胞先后成功移植到3位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并采用调教人体免疫组织T细胞的创新技术,成功减少了体内细胞对移植细胞的排斥。 王维介...
-
脑脊液乳酸诊断效能超“金标准”
2016-04-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季楠等开展的一项研究显示,脑脊液乳酸对于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非细菌性脑膜炎是一个很好的指标,对诊断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炎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该研究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上。 我国神经外科术后细菌性脑膜...
-
防控癌症 预防是最有力武器
2016-04-19
本月初,美国癌症“登月计划”发布六大主攻方向,包括癌症疫苗、高灵敏度癌症早期检测、免疫疗法及组合疗法、癌细胞和肿瘤微环境细胞的单细胞基因组分析、儿童癌症的新治疗方法、加强数据共享。面对癌症这一全球的共同健康劲敌,各国都在积极致力于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我国的抗...
-
基因“导弹”能更准打击脑胶质瘤
2016-04-19
科代表性杂志《生物材料》上,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传领博士是第一作者。 周德敏介绍,脑胶质瘤是中枢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现已明确化疗能延长一些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病毒为...
-
药品创新与仿制的博弈
2016-04-18
在医药领域,“公众利益”不仅仅是药品安全有效,也包括药品的可及性和鼓励研发更优质的新药。如何顾及这个“公众利益”,是政府实施监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美国,严格的药品监管大大推高了研发成本,因此,其监管政策也保护专利,激励创新。问题在于,创新值得多少奖励?...